为迎接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彰显司法裁判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引领作用,提升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近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知识产权局、市公安局、大连(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举办共享技术调查官聘任仪式及涉外知名啤酒商标案件庭审观摩活动。

大连中院副院长丁彦文,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朱赞兵,市公安局、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联、华录集团、基层法院、市版权调解中心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出席此次活动。活动由大连(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邵立新主持。


会上,大连中院、市知识产权局、市公安局三家单位共同签署《共享技术调查官协议》,并现场为技术调查官代表颁发聘书,标志着大连市在知识产权领域正式建立跨部门技术人才共享平台。丁彦文表示,技术调查官制度是破解知识产权案件“技术事实查明难”的关键举措,大连中院率先建立起完善的技术调查官制度,实现选任-履职-考核机制的一体化贯通。三方将以共享机制为纽带,打通技术壁垒,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据了解,2024年大连中院首次选聘了21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兼职技术调查官,覆盖机械、电子、化工、生物医药等6个关键领域。今年通过共享模式,大连中院将市知识产权局专家库中的6名技术调查官纳入本院兼职序列,进一步扩大了技术调查官队伍规模,实现了人工智能、新能源、植物新品种等重点领域的宽覆盖。技术调查官凭借专业技术知识,协助法官查明技术事实,为知识产权审判准确理解技术问题提供专业支撑,让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更具科学性与权威性。


共享技术调查官代表大连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杜秀丽教授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履行技术调查官职责,当好“技术翻译”,以专业素养助力司法公正,为知识产权保护贡献技术力量,架起技术与法律的沟通桥梁。

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大连(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入了解中心的职能和工作成果。


下午3时,某涉外知名啤酒商标侵权纠纷案件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享法庭公开开庭审理,大连中院正式敲响在共享法庭司法审判“第一锤”。共享法庭是大连(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大连法院共同建立的推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协同联动的关键平台,是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的重要载体。庭审围绕商标近似认定、侵权行为判定等争议焦点展开,合议庭通过严谨的法庭调查和质证程序,充分展现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专业性与规范性。经过法官的释法明理,迅速厘清案件核心事实,最终促成原被告当庭达成和解。体现了司法对知识产权“严保护”与“促发展”并重的理念。人大代表、市区两级知产局、企业代表在庭后点评环节积极建言。


华 洋

市人大代表

“作为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庭审观摩以规范庭审流程尽显法律权威,以调解方式化解案件尽展司法柔性,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市人大代表华洋说。

刁奇秀

市知产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副处长

“法院在庭审中对程序规范的严格把控、对争议焦点的精准归纳、对证据规则的熟练运用,为行政裁决案件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市知产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副处长刁奇秀说。

张 勇

华录集团研发中心副主任

“这一次参与涉外商标案件的观摩,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从助企纾困“一窗通办”到送法进企“庭审公开”,作为企业能更深刻体会司法机关以法护企,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合法权益的决心”。华录集团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勇说。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既彰显了大连中院在知识产权审判方面的专业能力和创新举措,也是“一窗通办赋能基层治理”系列活动的生动延续。不仅加强了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为社会各界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标志着大连市知识产权保护从“分散式”向“系统化”治理升级。

随着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的推进,大连市正以开放姿态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共同体,通过“制度创新+实践探索”,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大连经验”。大连中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技术调查官在疑难案件中的“智库”作用,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来源: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核丨黄艳辉

编辑丨秀 姿

制作丨李 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