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潇潇,一个60岁的退休老阿姨,退休后的生活,一半在旅途中,一半居家享受生活。在这一来一回间,我愈发觉得说话的分寸太重要了,60岁以后,下面这6种话可千万不要逢人就说。


1. 放下过去,珍视当下

谁的过去,还没点值得说道的事儿呢?但要是逮着人就讲,可就不太好了。

我认识一位老姐姐,过去为家里付出特别多。早些年经济条件不好,姐夫常年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不仅要照顾家里老人,还要操心孩子的学业,忙里忙外操持家务,硬是把家撑了起来。

可退休之后,她逢人就讲自己当年为家庭付出了多少多少,从早起做饭说到深夜缝补衣服,从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说到独自照顾生病老人。

一开始,大家还挺敬佩,可时间长了,每次见面都是这些内容,大家都有些无奈,聚会的氛围也变得有些沉闷。

小贴士:若想分享过往经历,挑最关键、最有感悟的时刻,结合现在的心境聊聊,别一味沉湎过去。

2. 尊重他人,提升修养

我在旅游时,碰到过一些人,总喜欢对同行的游客评头论足,一会儿嫌别人拍照姿势不好看,一会儿又说别人吃饭声音大。

这样做,不仅破坏了旅游的氛围,还显得自己没有修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习惯,为什么要去贬低呢?学会包容,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小贴士:当你想评价别人时,先在心里想想,如果别人这样说你,你会是什么感受。

3. 乐观心态,拥抱健康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难免有些小毛病,但天天拉着人说,自己这儿不舒服那儿难受,真的没必要。

我有个邻居,每次见面就开始讲自己的各种病症,从高血压说到关节炎,听得人心情都压抑了。老是关注身体的病痛,会让自己陷入消极情绪,不利于康复。保持积极心态,对健康才更有益。

小贴士:如果身体不舒服,和家人朋友简单说说后,就把注意力放在治疗和调养上,别反复唠叨。

4. 家庭矛盾,内部消化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家庭矛盾真的不适合逢人就说。

我认识的一位阿姨,和儿媳有点小摩擦,就到处和人抱怨儿媳的不是。结果这话传到儿媳耳朵里,矛盾反而激化了。

家庭矛盾往往很复杂,外人很难理解全貌,说出去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

小贴士:家庭有矛盾,先在内部冷静沟通,实在解决不了,再找合适的家人帮忙调解,别对外宣扬。

5. 施恩不求报,涵养自身

帮助他人本是好事,可要是总把对别人的帮助挂在嘴边,要求回报,那就变了味儿。

我有个朋友,之前帮邻居解决了工作上的一个小难题,之后每次见面,他都有意无意地提起这件事,暗示邻居要有所回报。时间久了,邻居不仅没有感激,反而开始躲着他。

《菜根谭》里讲:“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

为什么不能挟恩以报呢?因为真心帮助他人应该是不求回报的,一旦有了索取回报的念头,善意就不再纯粹,还会破坏彼此的关系。

小贴士:如果帮助了别人,就把它当作一件平常事,别再反复提及,更不要给对方压力。

6. 分享有度,避免虚荣

旅游是件开心事,但要是逢人就炫耀自己去过多少地方,住过多豪华的酒店,就变味了。

我有个旅伴,每次回来就和大家说自己的豪华旅游套餐、昂贵的纪念品,一开始大家还羡慕,后来都觉得她太虚荣。分享旅游经历是好事,但别变成炫耀,不然容易拉开和别人的距离。

小贴士:分享旅游时,多讲讲旅途中的见闻、收获和感悟,别只强调物质和花费。

60岁以后,管好自己的嘴,才能让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关注潇潇,陪你潇洒自在游天下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