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个年级、8个教学班、189名学生、 34 名教职员工,

到9个年级、56个教学班、2300多名、近156名名教职员工。

十年的变化究竟有多大?

今年是首都师大附中承办首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的第10个年头。过去10年间,在首都师大附中总校的高位引领下,在大兴区教育两委的大力支持下,一批批成达少年在这里成长,有质量、有温度、充满创新活力的教育在这里也从未停止,新突破、新成就、新高度更被家长们熟知,学校办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短短十年间已快速成为京城南部的一所黑马校。

从追赶到领跑,这所学校给了我们十年蝶变的回答——

01

独one无two的课程体系

实现一体化九年贯通

正所谓“一座园看红楼世界”,身着汉服,走进北京大观园,开启寻梦之旅。

承国学,礼拜恩师,双手合十,“鞠”中弯腰,

瓦当拓印,非遗体验,画出书中人物

这是首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的同学们在上博识活动课。

“博闻广见、卓有通识”,通过研学活动帮助学生拓宽人文、科技视野,为自身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是首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在策划组织研学活动中所思所虑的关键点。除充分利用京内资源外,学校还紧密结合各学段课标开展京外研学实践。寒假期间,六至八年级学子前往徽州人文历史研学,四天行程涵盖徽派建筑考察、徽墨制作、黄梅戏体验等,深度实现了美术、物理、化学、音乐等多学科的融合实践,培育其文化自信与责任感。





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载体。首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以“成达•致远”为核心,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出发,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成达+”课程体系。并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平台、以家庭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及“成达+”共育体系,形成纵向各学段衔接、横向家校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同时,该校积极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结合大兴区学情和自身九年一贯制的模式,探索“一体化九年贯通培养”途径。


该校在首都师大附中一体化贯通博识课程的深厚基础上,秉持着“博闻广见、卓有通识;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理念,开设博物馆系列、自然系列、民俗系列等课程,让学生在“走出去、请进来”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跨越百年,相遇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茅盾、老舍等文学巨匠的经典作品,每一件手稿、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大大激发了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参加博识课程的学生

一体化贯通直升课程则注重融合发展和终身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艺术修养,强健学生体魄,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水和空气”专题,怎么设计教学才更能让学生有感有知?

化学直升课上通过水的净化、水的电解、空气成分的测定等一系列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学到书中知识。理论学习结合实践操作,学生兴趣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大大提升。

特色课程是首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的一大亮点。学校持续深化“成达+”课程图谱,探索了科教融合、体教融合、文化融合三类适合大兴北校区学情的、多形态并存的特色课程建设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游泳特色课程邀请世界冠军张琳为学生指导,聘请前国家队游泳运动员为教练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


“这真是又好玩又有用的课程呀!”

——第一次参加游泳特色课程的学生

兴趣成就不一般的结果,首师北游泳队在2024年精英wow青少年游泳邀请赛中荣获佳绩,摘得2金3银!打破年龄组100m蛙泳纪录,部分学生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此外,学校还开辟科学教育特色赛道,率先在大兴区开辟信息学课程据了解,该校多名学生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全国选拔赛中获一等奖。学校也荣获教育部白名单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一等奖。

同时,首师北立足科研,打造“成达思维课堂”,构建出“5+3+1”模式思维课堂,将核心素养理念、策略融入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中,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这一模式也为学校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突破,成功获批北京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将学校科研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02

成达少年趣成长

多人斩获国家级奖项!

在首师北,社团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画社团、舞蹈社团、合唱社团、环保创意社团、创意绣墩社团……丰富的社团选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五育并举”,培养阳光少年。“心理季”特色活动帮助学生探索内心世界;“幸福刮刮乐”“套住快乐”“爱的抱抱”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积极情绪带来的欢喜,发现自我,培养健康心态。




为全面落实学科实践10%课程,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科实践活动,让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成长,真正达到多角度发展。



各类大型学科实践活动,如读书节、科技节、数学π节、阳光体育节、校园艺术节等,为学生搭建起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在读书节上,学生通过交换图书、读书成果分享等形式,用阅读滋养生命成长;科技节则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创新创造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探索未知的热情;数学π节以趣味数学游戏、数学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数学之美;阳光体育节倡导“无体育不成达”,通过各类体育比赛、健身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精神;校园艺术节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下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素养……





依托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首师北逐步实现“活动育人”的目标。该校科技社团144人获国家级、市级、区级奖项,其中6人斩获国家级奖项!

03

学生低进优出

中考成绩在大兴区领先

教师队伍是学校第一资源。今天,首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形成了一支以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体,北京市骨干、大兴区学科带头人、骨干为引领的教师队伍,他们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用坚定的行动践行教育的使命担当。近年来,学校先后有教师获得北京市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全国青年教师专业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获评全国中学教学创新示范课,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一等奖,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北京市教育系统服务育人先锋等称号。


亮眼的成绩背后离不开学校多维度的研修路径。学校采用“大范围+小范围”卷入的办法,让每位教师对一节课的认识从浅到深、从模糊到清晰,在反复研讨、精心磨课中提升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老师们会把教学当作项目进行管理,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完善教研方式,提高项目教研的质量和效果。



跨学科合作教研也是学校教师研修的重要路径,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此外,“确定主题—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实践探索—反思总结—自主研修”模式的应用让教师自我研修,获得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教学相长,在多维度的研修路径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团队形成,学校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也有了质的飞跃。学生低进优出,学校中考成绩在大兴区领先。


从跟进到领跑,首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用十年时间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蝶变之路,多次荣获大兴区教育教学一等奖。


据悉,为顺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战略方向,遵循北京市“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改革机制的总体思路,紧跟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大趋势,首师北以信息学和人工智能学为两条主线,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新路径。

在全校努力下,以信息学为特色、以竞赛班为载体、以智慧课堂为沃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已取得显著成效:大兴区青少年创意编程竞赛中,首师北学子脱颖而出,一举揽获多个一、二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多数学校初、高中学段参赛的情况下,此次首师北派出最小小学二年级,最大的也不过初中二年级的阵容,以低年级对抗其余学校高年级。此举效果令人瞩目,小选手以黑马之势揽获多个奖项已是学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持续培养的一次大跨步。


不难看出,首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真正成为了大兴区新优质学校、新时代大兴教育的新亮点和新品牌,让大兴百姓真真正正满足了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朴素愿望。


文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首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