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称,丧心病狂的台当局,竟然计划要把全台1.3万间超市打造成战时枢纽。但这个计划刚提出,就遭到了群嘲,网友更是在网上怒骂:“先不管店员躲不躲,最好战时司机还能配送,政府有脑吗?”
澳大利亚媒体则表示,该计划脱离实际,是缺乏专业考量的纸上谈兵。
看得出来,"海峡雷霆-2025A"过去已经半个月了,但台当局仍是惊魂未定,已经开始乱出招了。
解放军近期在台湾海峡展开代号为"海峡雷霆-2025A"的实战化演练,这场覆盖台海中南部的军事行动,重点检验了部队在查证识别、警告驱离、拦截扣押等实战科目中的作战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演练特别突出了区域管控、联合封控和精确打击三大核心作战能力的检验。
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日前透露,他们提前三天掌握了解放军山东舰的动向。这说明,解放军具备在72小时内完成对台湾岛全面封控的作战能力。
山东舰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范围已能覆盖台湾东部的花莲、台东等战略要地,这意味着战时台湾东部海域的补给线将面临被切断的风险。从演练情况来看,解放军展现出的"损小、效高、快打、速决"作战特点,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军事行动将具有高度突然性和决定性。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近日又给台当局制造了更多的紧张气氛,他声称当前台海局势紧张程度远超以往,甚至抛出"解放军收台几率增加300%"的惊人数据。
在美国的拱火下,台当局做出的决定越来越“疯癫”。再继囤军资于庙宇、鼓动出租车司机参战后,台当局又计划将全岛1.3万家便利店改造为"战时物资配送中心",甚至考虑动用便利店原有的物流系统维持运转。台当局还声称,改造之后,这些便利店在战时可为民众提供基本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
可笑的是,要把超市改造成"战时物资配送中心"的这个消息,一开始台当局还打算瞒着民众,但却被外媒给爆了出来。
消息曝光后,台岛骂声一片,立法委员马文君则从实战角度向台当局抛出五个关键问题:战时通讯中断如何协调?电力供应瘫痪如何运作?道路损毁如何配送?治安失控如何应对?便利店员工能否承担军事保障任务?
当然,这些问题是得不到答案的,原本台当局做这个决定,就是打着“全民皆兵”的主意,这是想在战时逼着全岛男女老少一起上战场。
正如台湾网友吐槽的那样,台当局是在完全不动脑的情况下做出的荒诞计划,要知道,解放军对于台湾的每一处情况都早已了如指掌。
解放军只需出动数十架运-20运输机投送合成旅实施空降作战,就能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东部战区《降妖除魔》演习宣传片已清晰展示了现代化立体作战体系,更锁定了首轮打击清单:首先由歼-20、歼-35等五代机实施精确打击,摧毁敌方雷达系统;随后火箭军发射东风-15、东风-17等导弹对关键军事设施进行毁灭性打击;PHL-191远程火箭炮则实施饱和攻击。在完成首轮打击后,海军航母战斗群实施海上封锁,空军主力战机夺取制空权,这种多维度联合作战模式将形成压倒性优势。
一旦开战,台湾将在第一时间成为孤岛,数据显示,台湾的天然气储备仅能维持14天,夏季用电高峰时更缩短至7天。解放军在"海峡雷霆"演习中已针对性演练了能源设施打击课目,一旦电力系统瘫痪,整个社会的运转将陷入停滞。
而台当局这种将民生设施军事化的尝试,不仅难以奏效,还可能成为某些势力要挟民众的筹码,进一步加剧社会分裂。
相比之下,大陆方面的应对策略更具系统性和前瞻性。以福建省为例,这个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份已将应急演练常态化。电力部门定期组织抢修演习,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快速恢复供电。
大陆的军事准备同样注重实战效能。现代战争已发展为体系对抗,解放军各军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经过多年演训已臻成熟。从夺取制空权的隐身战机,到实施精确打击的导弹部队,再到实施立体登陆的两栖作战力量,形成完整的作战链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远程火箭炮部队具备对岛上关键目标的覆盖能力,而航母战斗群则能有效阻遏外部干涉。
和台当局一样天真的,还有帕帕罗,他在近日表示,美军的战略核潜艇可以阻止大陆收台。
美军现役70余艘核潜艇组成的"水下舰队"确实堪称全球最强,其中俄亥俄级和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每艘可携带24枚三叉戟Ⅱ型导弹。
但是,在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面前,美军航母战斗群的生存能力正遭受严峻挑战。自从2022年佩洛西窜台后,解放军组织的环岛军演逐渐清晰表明,美军所能想到的任何一种干预方式,解放军都做了精细的推演,更何况,我们的094型战略核潜艇早已经突破了技术难题,面对美军已毫无压力。
而在民生保障方面,大陆建立了多层次的应急体系。除基础设施的快速修复能力外,还包含物资储备、医疗保障等全方位预案。
当前台海局势的紧张根源在于"台独"势力的冒险行为,台当局若执意进行军事对抗,只会加速自身灭亡。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行径都注定失败。大陆方面既有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也具备实现统一的充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