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中方拉回谈判桌前,近期特朗普接连在公开场合释放对话诚意,按照他的最新说法,两国甚至可在4周内达成协议。考虑到他的政治信誉,这一说法是否真实可靠?中美关税战的大结局是不是要随着特朗普的让步而到来?
美媒彭博社日前引用所谓“消息人士”的话,透露了中美沟通的最新进展,称中方已经向美方开出了三个谈判的条件,分别是要求美方在尊重中方的基础上,管束内阁成员的贬低性言论;愿意就相关制裁进行实质性讨论,以及指派一名由特朗普亲自授权的谈判代表。彭博社指出,中方的态度是,只有美方答应这三个条件,谈判才能顺势开启。
实事求是地讲,这三个谈判条件着实再基础不过了。任何谈判都必须建立在双方有解决问题的诚意这个基础上,而美方此前的所作所为完全看不出来有任何诚意,因此外交部驻港公署才强调“野蛮人永远不要指望等到中国的电话”。
举例来说,美国副总统万斯日前用带有贬低性质的“乡巴佬”一词,在公开场合贬低中国,这并非只代表他自己。因为考虑到现在特朗普对本届美国政府拥有巨大的控制力,当美国官员发表针对中国的尖锐言论,而特朗普又不否定这些观点时,完全可被视作特朗普本人其实就赞成这些言论。中方是不会和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的人谈判的。
不过,谈判的大门中方也不会关上,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强调的那样:中方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对与美方进行经贸领域磋商持开放态度。而特朗普目前来看对中美达成协议持非常积极的态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18日报道,特朗普在谈及与中国的贸易协议问题时,当众对记者表示,他认为在未来3周或4周内就可以与中国签署协议,当下所有问题都可以结束。
特朗普没透露当下中美沟通的进度,以及他为什么对签署协议这么乐观,这也颇令外界怀疑其诚意。实事求是地讲,如果是别国领导人讲出来这种话,那协议大概率是板上钉钉了,但来自特朗普的表态不由得让人质疑其真实性。
因为上任不到三个月,特朗普屡次撕毁自己做出来的政治承诺,在巴拿马运河、格陵兰群岛、俄乌冲突等等重大问题上,其政策经常朝令夕改,有时甚至还胡编乱造数据与事实。因此,很难断定现在中美是否真的有接触,并且还乐观到了可以在4周内签署协议。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中美双方都对对话与谈判持开放性态度,愿意坐在一起谈一谈;虽然有一定阻碍,但阻碍完全出在特朗普这边,如果他有心解决、展现出愿达成协议的诚意,那这些阻碍完全是可以被破除的。就拿彭博社报道的中方三个谈判条件来讲,如果特朗普连这三点都做不到,放任副总统万斯拿“乡巴佬”来贬低中国,自己则拿中美谈判当宣传政绩的工具,那谈判完全没有意义。
归根结底,之所以出现这一局面,还是因为特朗普已经把自己的政治信誉消耗干净了,中方当然想相信他做出来的承诺,可他的所作所为让中方不敢相信,因此才会事先要求特朗普展现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诚意。而在特朗普亮出相关诚意之后,中美才可以进入到谈判的环节,进而寻求达成一些成果,而不是把两败俱伤的贸易战持续下去,现在谈中美关税战的大结局还有些为时尚早。
不过留给特朗普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等到5月份,滥加关税带来的通胀就将直观影响美国市场。若不能在3到4周内就敲定相关协议内容,特朗普就等着美国民众沸反盈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