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才开始接触楼市的购房人,面对市场行情会和前人有完全不同的观感。这时候正常人都知道房价已经跌了很多,再也没有暴涨年代那种恐惧。不过,新人还是很有必要去学习了解那段历史,只有清楚知道房价起落曾是如何波澜壮阔,把前人的惨痛教训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才能躲过人生中的很多坑。

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品牌房企“爆雷潮”始于2021年下半年,而高潮是在2022年下半年以后。在2021年上半年有些房企已经感到资金链断裂在即,明知自己“爆雷”只是时间问题,还赶在雷声炸响之前加紧卖房子,打算最后收割一笔。这最后的挣扎并没能拯救那些开发商,反倒留下了更多烂摊子。

首先当然是“保交楼”的问题,好在福州资金监管较为严格,相关部门和市属国企介入也比较及时,除了帝封江外,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多少烂尾楼。不过这种情况下盖出来的房子,其建筑质量可想而知,于是交房不久便有新的问题登场。



比如3月中旬仓山融信海纳新潮B区有业主在人民网上投诉,称其于2024年在该小区1号楼买了一套精装房,当年4月交房后发现房屋出现墙壁裂缝且不断扩大,担心存在安全隐患。对于此事,福州市住建局迅速召集参建单位进行实勘,开发商也同意对裂缝进行修补。然而该业主又提出要赔偿,开发商表示难以满足。



按说业主要求赔钱自己修也属合情合理,若问为什么开发商无法满足?我们只需查一下楼盘表,就会发现这栋楼的一层商业用房都已经被查封。既然如此,住建局也只能建议他们自己去打官司。

或许上述还只是个别人的问题,但同期另一份投诉件,反映海纳新潮B区交房一年多还迟迟办不了房产证,这就让全体业主头疼不已。原因是开发商尚未申报B区的土地核验,而海纳新潮A区、C区商品房均已总登办证。



融信海纳新潮是安商盘,安置房位于C区。说来这事很有意思,安商房虽然彻底打破了安置房与商品房的界限,但在产权办证方面还是存在差别。往往商品房“交房即办证”,而安置房还要拖上一两年,这样便给了商品房业主一个“逃生窗”,他们可以利用这个短暂的窗口抛售二手房,暂时不用面对天量安置房的冲击。



然而如今该楼盘形势倒转,安置房能办证,商品房却不能。拆迁户领证以后迫不及待大量挂牌出售,单价低至一平一万元。眼前的这一幕显然打了B区业主一个措手不及,他们连“逃生窗”都没有,只能明知自家没有房产证也硬着头皮往上挂。



以前总有人忽悠,说安置房价格低是没有证。现如今无证商品房开价竟比有证安置房高一倍多,不知喊出如此离谱的报价需要多厚的脸皮。但对这些“商品房爱好者”现在我也无话可说,早在2021年我就已经明确指出,这些喊价2.8万的房子,将来会降到1万以下,安商盘要多等两年找拆迁户买。



海纳新潮当年是个热门项目,前来咨询的人不是一般的多。总体来说,能听进良言相劝的人和连我这里的门都找不到的人,认知完全不在一个层面,那也必然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至今还有不少人在安慰自己,认为虽然高价接盘很贵很亏,但自家买的是“商品房”,邻居住的是“安置房”。



正是这种心态,造就了无证商品房比有证安置房贵一倍不止的乱象,再一想到三年前海纳新潮的购房户还想阻挠小区旁边回迁建庙,发生在这楼盘身上的事真是从头到尾透着荒谬。既然高价买房纯属自愿,那现在无论什么后果都请坦然承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