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泰山成为岳父的代名词,最早是出自唐朝著名乐师黄旛绰之口。



黄旛绰,又名黄幡绰,他最大的成就是参与编纂了代表盛唐气象的《霓裳羽衣曲》,宋代陕西同州的《霓裳羽衣曲》石刻,记录的正是以他为主创作的《霓裳羽衣曲》。

黄旛绰这个人非常幽默风趣,因此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欢心,他由此也成了李隆基身边的红人,后来李隆基到了一日不见黄旛绰就不开心的地步。

黄旛绰受到李隆基的宠幸,而他对李隆基也十分关心,李隆基对他非常信任,所以李隆基出外巡视时总是将他带在身边。李隆基把黄旛绰带在身边,也因为他有急智,能在李隆基和臣下气氛尴尬时,出来当一个缓解气氛的和事佬。

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封禅泰山时,他为张说解围了。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隆基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便效仿古代帝王封禅泰山。


张说

封禅泰山在古代是非常隆重的一件事情,自然要安排一个重臣作为封禅使。李隆基选择了极力主张他封禅泰山的,集贤殿书院知院事学士张说为封禅使。他不但任命张说为右丞相兼中书令,还命张说负责撰写镌刻在泰山上的《封禅坛颂》。

张说这人文武全才,在开元年间出将入相,但是他的私德实在是不咋地。在被李隆基任命为封禅使后,张说大肆任用亲信出任处理封禅事宜的执事官。

按照规定,参与封禅泰山的官员都可以升一级,可张说却借机将他的很多亲信直接提拔为了五品的官员(唐朝的宰相也只是三品官)!

而另一边,张说对于跟随李隆基万里封禅长途跋涉一路吃灰的兵士们,却只记功不发赏钱!



张说这种明显偏袒自己人的不公做法,自然是惹得朝臣和兵士们怨声载道,很多人都向李隆基状告张说。然而李隆基对张说安排的封禅仪式十分满意,因此不想追究张说违规的行为,但是架不住这么多人告状,也只能装模作样地找来张说问个究竟。

李隆基为了能让张说好下台,所以他只是选择了张说的女婿郑镒被违规提拔的事情询问张说。

毕竟张说女婿郑镒在封禅泰山前仅仅是一个九品官员,现在却一下却成为了五品官员。封禅一个泰山就让郑镒一下跃过了,大多数官吏一辈子都没能到达的品级,这违规操作也太明显了。

众目睽睽之下,李隆基也不能对此装作看不见。



而令李隆基没想到的是,历经大风大浪的张说竟然被自己的这个问题给当场难住,傻愣愣地站在自己面前半天就是说不出一个字来。

这下可把李隆基给整不会了,李隆基就算想给张说台阶下,那也得张说给他一个理由才行啊。李隆基就算想要偏袒张说,也不能在群臣注视下表现得太明显不是嘛。

眼见李隆基和张说两人陷入令人尴尬的沉默,一旁的黄旛绰这时开口为他们解围了:“此乃泰山之力也。”

李隆基听到黄旛绰一语双关的话不由地笑了,赶紧接过黄旛绰的话头连连表示赞同,周围的大臣们虽然很不满李隆基就这么大事化小的做法,可也只能隐忍了。



从此以后泰山就成了岳父的代名词。

然而张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就在封禅泰山的第二年(公元726年),犯了众怒的张说被群臣参劾多项罪状。

尽管张说的兄长张光在朝堂上割自己的耳朵为其弟鸣冤,可是李隆基也架不住墙倒众人推,于是在公元727年他下旨勒令张说致仕。经过这一次打击的张说尽管其后又再被起复,却也身体大不如前了,因此在公元730年病逝。



还有一种有关泰山成为岳父代表词的说法是,泰山有丈人峰,因此泰山被指代为了岳父。

丈人峰不是一座山峰,只是泰山玉皇顶西北的一块突兀的大岩石。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的朋友还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