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有人沉醉于夜色中的斑斓景致,有人则踏进了知识的殿堂,享受着独特的“文化晚宴”。

“左脚尖踮起,左臂上扬,右臂轻轻垂下……”3月20日晚7点,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青年文化夜校512教室,形体课上,在老师指导下,学员王思源学得有模有样。

“形体课一共就25个名额,很幸运自己在数百人中抢到了,有种春运买上火车票的感觉。”说起两周前抢课的事,王思源很兴奋。

而楼下的416教室,手机短视频课同样座无虚席。

“此外,这一期开设的舞蹈课、美妆课、摄影课、书法课,也场场爆满。”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青年文化夜校培训部主任王虹钧介绍,从去年5月到现在,夜校公益培训班已累计举办3期,近500人次参加。

这座夜学堂为何如此火爆?

“完全免费,但课程品质不低。”手机短视频班学员赵志远向记者竖起大拇指,说准备把课程“安利”给同事和朋友。她向记者展示前两天带孩子出游时拍摄的视频,高清画质中跃动着专业特效。

休息间隙,形体课学员王宏霞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的一张夜校课程表。“参加夜校不仅能改变下班后‘眼睛长在手机上’的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工作之外的专长,提升个人竞争力。”王宏霞说。

她的话道出钟情青年夜校的众多年轻人的心声。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掌握多元技能十分必要。“相较于学历教育,夜校门槛低、周期短,为像我这样的青年人开辟了便捷的技能提升通道。”王宏霞说,她身边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晚间“充电蓄能”,用业余时间点亮人生新的可能。

夜校既是技能提升的“充电站”,也是拓展社交圈子的“新天地”。美妆班学员邢雪娇说,上夜校以来她新结识了好几位微信好友,环形补光灯下的美妆实操、书法教室的墨香切磋,学习之余,她们也加强了情感交流。“这种以兴趣为纽带的学习共同体,既有大学选修课的氛围,又有社团般的交流,大家在友好互动的氛围中共同提高。”邢雪娇说,在学习互动中拓展交友边界,这种感觉特别好。

记者注意到,在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青年文化夜校一楼大厅一角的留言簿上,类似“夜校用温暖和松弛感熨平了白天的疲惫”“在这里找回眼中有光的自己”的留言不在少数。

夜校也是一处都市疗愈间,纾解着快节奏生活和高强度工作给青年人带来的压力。“自从夜校开课以来,我发现,那些带着疲惫神色踏入教室的年轻人,往往在课程过半时,紧皱的眉头会微微舒展,脸上呈现愉悦的神情。”王虹钧介绍,青年夜校不设考核评比,让艺术回归纯粹的热爱,即便做得不尽如人意,也不会有老师指责,这种去功利化的教学,恰似一剂解压良方,让年轻人找到一处心灵栖息地。

夜幕下的求知热情,推动着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青年文化夜校课程体系持续优化。王虹钧介绍,通过“需求问卷+大数据分析”,并借鉴其他地方经验,下一步,他们将引入更多既前沿又符合年轻人胃口的课程,更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增强对年轻人的“磁吸力”。

(原标题:“赋能+社交+解压”,夜校释放“磁吸力”)

(来源:河北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