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援引韩媒消息,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4月14日就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首次庭审,尹锡悦否认全部指控。无独有偶,当下韩国也派遣代表团到访北京,展开为期4天的重要活动,这两件事背后有着复杂关联与深刻内涵。
尹锡悦(资料图)
韩国检方在庭审中指出,尹锡悦依据违宪、违法的戒严布告令,禁止宪法机关行使权力,以消除政党制度等为目的宣布紧急戒严。而尹锡悦则反驳称,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以非暴力方式接受了国会通过的解除戒严要求,将仅维持数小时便结束的事件定义为内乱不符合法理。这一争议的核心在于对紧急戒严行为性质的判定。检方认为其违宪违法且带有不良政治目的,而尹锡悦强调过程短暂且和平收场。从韩国法律条文来看,内乱罪成立的要素包括是否扰乱韩国宪政及法治目的性,以及是否为达目的发起暴动。在此案中,尹锡悦的戒严行为是否符合这些要素成为庭审焦点。
尹锡悦案件并非孤立,其与韩国国内政治生态紧密相连。在韩国政坛,朝野之间长期存在着权力博弈。尹锡悦执政期间,其政策主张和施政方式引发在野党诸多不满。此次被指控发动内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朝野矛盾的激化。在野党借此机会试图对尹锡悦进行政治清算,以削弱其所属政治势力的影响力。而尹锡悦及其支持者必然全力反击,力图维护自身政治地位和声誉。这种朝野之间的激烈斗争,影响着韩国国内政治走向,也使得韩国政治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尹锡悦(资料图)
在尹锡悦案件引发韩国国内政治动荡的微妙时刻,韩国派遣代表团前往北京,参加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第二阶段谈判。此次谈判为期4天,意义重大。中韩FTA第一阶段于2015年签署,主要围绕货物贸易关税降低展开,涉及韩国化妆品、电子产品以及中国农产品、机械设备等领域。而第二阶段谈判聚焦于服务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以金融领域为例,去年中韩双边金融服务贸易额达87亿美元,且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若此次谈判在金融方面取得突破,韩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有望大幅降低。在服务贸易上,疫情后中国游客赴韩旅游迅速恢复,2024年赴韩中国游客超600万人次,占韩国外国游客总数近30%,韩国的流行文化如K-pop、影视剧在中国年轻人中热度依旧,放宽文化内容市场准入对韩国娱乐产业将是重大利好。
韩国此时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有着多方面考量。从经济数据来看,2024年韩国对中国贸易顺差高达780亿美元,而对美国却是逆差。中国已然成为韩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市场规模庞大且利润可观。美国近期一系列政策给韩国经济带来压力,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多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其中包括对韩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在这种外部压力下,韩国希望通过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来缓解自身经济面临的困境,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机遇。
尹锡悦(资料图)
从国际关系视角分析,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韩国处于一种微妙的境地。在安全防务方面,韩国长期依赖美国,美韩同盟在韩国安全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经济领域,韩国对中国市场有着高度依赖。韩国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既不想与美国在安全层面产生严重分歧,又不愿放弃中国庞大的经济市场。此次派遣代表团访华,也是韩国在外交战略上的一种调整与试探,通过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增强自身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上的话语权与灵活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无论是尹锡悦案件所反映出的韩国国内政治斗争,还是韩国代表团访华所展现的对外经济合作动向,都预示着韩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政治格局、外交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将面临诸多挑战与抉择。韩国能否妥善处理国内政治矛盾,把握好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合作机遇,平衡好与不同大国的关系,将深刻影响其未来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