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Auto-First|周光军
“智驾技术的初衷是解放人、为人服务的,最好不要再给消费者增加任何的负担”——这是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在沃尔沃全新XC90上市发布会上的金句之一。
类似的“袁氏”金句还有很多。
比如袁小林还说,智能驾驶可拆解为“智”和“能”两个部分,智是智慧,就是能够做出判断和选择;能是能力,就是将想法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力。
沃尔沃把全新XC90的上市会办成了一堂汽车安全公开课。
背景板上,“安全是一种信仰”的品牌价值观格外醒目。就连品牌代言人胡歌都说,要给他女儿一种沃尔沃式的爱,这种爱既是车辆安全的爱,更是沃尔沃价值的爱。
没有人比沃尔沃更懂安全。
袁小林说,早在2014年,驾驶辅助功能就已经“上车”。很多朋友说,沃尔沃早就有的功能,为什么不吆喝呢。沃尔沃认为,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确保,如果不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可能会因为这样的误解,真的造成对生命的损害,这和沃尔沃的价值观相悖。沃尔沃绝不会混淆便利性功能与主动安全之间的区别。
在沃尔沃看来,自动驾驶有几个关键问题不能模糊:究竟是人负责?还是车负责?如果是人负责,这就是一种便利性的功能,必须说清楚了。
通过便利性功能和主动安全功能的组合与尝试,实现高阶自动驾驶是有可能的,而在当下的环境里,大家特别希望新技术的出现,去应用,去产生影响。但当新技术不成熟的时候,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险。因此,自动驾驶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谁来做,怎么做的问题。沃尔沃相信,需要全行业共同参与,以安全为底线来推进。
沃尔沃对上线高阶智驾功能十分谨慎。因为一旦公布相关的成功,会对社会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人们会因为对沃尔沃品牌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相信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熟。这种信息是以沃尔沃品牌98年的历史信誉做背书的,所以对此格外谨慎。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沃尔沃始终秉持尊重生命,重视安全基础之上技术有所突破的态度。
以AEB功能为例,沃尔沃会在车速超过4km/h时激活,在相对速度低于60km/h时它能够避免碰撞;速度更高,它可以减轻碰撞程度。能不能做到以100km/h的速度做到刹停?当然可以,但代价是将灵敏度调整至很高,也就意味着其触发条件的门槛会非常低,会导致车辆大量产生“幽灵刹车”情况,这对行车安全也是一种危害。
袁小林说,实现某些性能或参数相对容易,但要符合真实世界绝大多数场景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其实很难。车企必须对用户负责,对社会有正向的贡献,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以人为本,要尊重生命,创新不能以不尊重生命为代价。
沃尔沃始终认为,新技术应该是带来更好,更安全的体验,企业不能以创新的名义去侵害一些基本的事物,比如安全是根本性的问题。
沃尔沃的智驾怎么做?
中国市场是智能化高地,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和合作方,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链实力,拥有完整的全价值链条,智能驾驶的落地在未来不是问题。但除了落地,还有一个如何“卖”的问题,是不是言过其实?是不是有误导?是不是出了问题会甩锅?这些都需要全行业以真诚的态度来面对。
沃尔沃希望能在自身扎实和优势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智慧的判断,去结合中国在智能领域的“高地”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实现智能驾驶的未来。
一个生存98年的品牌,有什么可以输出的东西?就是沃尔沃98年来一直坚持的价值取向:安全、健康和可持续。
出行品牌的用户选择,建立在三个条件上。第一是安全,第二是功能性和舒适性,第三个是个性化。每一个客户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而沃尔沃给予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十分清晰,因此吸引到的人群也是对沃尔沃理念、产品和服务的认同。这也推动沃尔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全价值链的相对健康。
袁小林认为,看上去“热热闹闹”的智驾时代,沃尔沃更需要坚守品牌豪华观。只有受众对品牌的认知非常清晰,品牌才堪被称作品牌,而不是一个商标。而豪华品牌要比一般品牌做的更加极致,这是豪华的定义。一个现代的车,一个更好的车,一个有灵魂的车。有灵魂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就是沃尔沃的灵魂。
2025年是沃尔沃品牌成立的98年,也是吉利并购沃尔沃15年的“大年”。
袁小林说,过去15年,致力于把中国打造成第二个“本土”市场的沃尔沃,抓住了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不仅在制造端和商业端都实现了良好布局,还与时俱进,利用数字化与智能化,对原有体系不断完善和提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沃尔沃在欧洲市场的市占率是2%,有过去15年的基础“打底”,中国市场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袁小林认为,无论外面再怎么热闹,企业的本质仍然是品牌、产品和体系。主机厂是一个整合者,合作伙伴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些合作始终应该以主机厂为主。无论何时,要想清楚三个问题,你是谁,要往哪里去,该怎么走。想清楚这些本质的问题,很多答案自然而然。
五六七座宽泛选择的沃尔沃全新XC90给出47.9万元的实在价,就像沃尔沃懂安全一样,沃尔沃也懂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