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就想着要给小鬼子一点颜色。很快16架B - 25轰炸机出动,目标直指日本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和神户。可这次空袭效果实在一般。B - 25作为陆基轰炸机,从航母起飞就得大幅减重,这使得载弹量严重受限,16架轰炸机总共才带了14吨炸弹。而且飞行高度低,很容易被日军的防空火力盯上,轰炸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1944 年,转机随着B - 29轰炸机的问世出现了。这可是个厉害的家伙,时速能达到574千米,升限高达4万英尺,美军把它当成新的“秘密武器”。同年6月25日,68架B - 29奉命去轰炸日本九州岛的八幡钢铁厂,结果状况百出:4架根本没能起飞,4架坠毁,6架因为机械故障中途就把炸弹扔了,还有1架直接被击落,最后只有47架成功命中目标。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被击落的飞机残骸竟然被日军摆在天皇宫殿前展示。



虽说B - 29研发花了超过30亿美元,比原子弹“曼哈顿计划”的20亿美元还多,可早期轰炸效果就是不理想。主要问题出在航程上,从中国成都起飞的B - 29,最远也就到得了九州岛,像东京这样的核心城市根本威胁不到。直到1944年7月9日美军拿下塞班岛,B - 29的作战范围才终于能覆盖到东京。11月24日,88架B - 29从塞班岛出发,往东京投下500吨炸弹。但因为没有战斗机护航、飞行高度太高,又遇上强风让炸弹分散,再加上日本工厂分布零散,大多还是木质结构,高爆弹的破坏力发挥不出来,这次轰炸效果还是不太好。

就在这节骨眼上,美军将领柯蒂斯・李梅想出了办法。这位被称作“烧烤大师”的指挥官,看到日本建筑大多是木质的,就提议改用凝固汽油弹来一场火攻。1945年2月23日,174架B - 29带着燃油弹对东京发动首次火攻,虽说摧毁了2平方公里的兵工厂,可李梅还是不太满意。他听了下属的建议,决定来一场规模更大的火攻。



为了能顺利投放2000吨燃油弹,李梅对B - 29进行了近乎极端的减重处理,拆了那些非必要的设备,飞机上就留个机枪手,还要求在5000 - 6000英尺的低空投弹。1945年3月9日晚,300多架B - 29采用低空密集投弹的战术,在东京上空制造出了恐怖的 “火旋风”。这一次,东京皇宫以东41平方千米的地方变成了一片废墟,26.7万栋建筑被烧光,83793头鬼子失去生命,10万头鬼子受重伤,100多万头鬼子无家可归。不过有意思的是,轰炸的时候特意避开了天皇皇宫,美其名曰“保护文物”。

日本军方面对这么惨重的损失,还在嘴硬,喊着要“本土决战”。美军可没惯着,接着展开一系列报复性轰炸,名古屋、大阪、神户这些城市一个都没逃过。到1945年6月,日本67座十万头鬼子以上的城市,一半以上的建筑都被烧没了,富山县更是只剩下0.5%的城区。



7月,美军又对58座城市进行最后一轮轰炸,日本64%的商业区和20%的工业区都毁了。就像日本首相说的,东京大轰炸让日本不得不开始考虑停战的事了。李梅也直白地表示“杀死日本人我心里没负担,我只关心能不能把战争早点结束。”

历史总是充满了荒诞的戏剧性。1964年,距离那场残酷战争已过去多年,日本竟做出惊人之举,授予柯蒂斯・李梅最高级别的“勋一等旭日大绶章”,给出的理由竟是“感谢他帮助日本进行国防建设”。这简直荒谬至极!这一闹剧,赤裸裸地暴露出日本对强者那种扭曲又畸形的崇拜心理。

它也再次有力地印证了一个残酷的历史规律:面对日本这样的对手,对其仁慈往往只会换来无情的反噬,只有凭借强硬手段,才能让他们真正心生敬畏。可别忘了,在李梅对东京展开大轰炸之前,中国重庆历经了长达6年多暗无天日的苦难。



从1938年2月到1944年12月,日军的炸弹如雨点般无情落下,进行着毫无人性的无差别轰炸。这一场场灾难,致使3万多条鲜活的生命直接消逝,6600多人间接受伤。

而在这艰难时刻,四川有20万民工,他们怀着满腔的悲愤与仇恨,自带口粮,毅然投身到成都机场的修建中。他们只有一个朴素又坚定的念头:一定要让B - 29从中国的土地上起飞,把复仇的炸弹投向日本,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