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社下发《关于下达2024年度省供销社合作发展基金支持项目计划的通知》,省社决定支持17个高质量发展基层社项目,我市报送的阳信县商店供销社农业综合服务站项目顺利通过省社项目审批。
近年来,滨州市供销社坚持以“大抓基层、加强基层、夯实基层”为工作导向,实施基层组织振兴三年行动,积极落实省社“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立足主责主业,加快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经营创新、机制创新,先后24个基层社被评为全国总社基层社示范社。截至2025年2月达到省级示范型基层社标准的有23家,全市累计改造提升和恢复重建基层社42家。
抓主业 夯实基层社发展基础
设立供销社合作发展基金,统筹用于基层社改造和供销合作事业发展,2024年市社投入120万元用于高质量发展基层社、改造升级和恢复重建基层社建设。市级社统筹谋划、县级社整合推进,利用资产盘活、社企带动、联合合作等方式,逐步恢复基层社主营业务。如滨城区社与鲁供农服滨州公司联合合作,利用梁才、里则、小营基层社闲置场所,建成3家农资服务站;惠民县社社有企业惠乐福公司与基层社上下联动,盘活皂户李社闲置资产,建设皂户李为农服务中心,服务周边土地1500亩。
强机制 激发基层社内生动力
印发《滨州市供销系统推行“县基一体化”管理机制实施方案》,由县级社统筹管理资源,实施基层社、社有企业人、财、物统一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目前,邹平、沾化等5个县级社实现县基一体化管理机制,其余两县力争年底实现。7个县级社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社有资产管理公司,建立常态化资产清查制度,对县域内资产情况进行核查,明晰产权关系,规范租赁合同。全市累计收回土地150余亩、房产1500平方米,整改问题合同869份。
重项目 增强基层社发展后劲
先后争取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22.9万亩、资金2290万元,其中利国等12家基层社承接10.4万亩。沾化冯家社投资665万元的李家光伏项目,发电量为1.73兆瓦,年收益89万元;下洼社投资80万元建设永丰农贸大集项目,容纳364个摊户,为周边26个村、2万人提供服务。阳信河流社盘活资源,投资38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5500平米的物流中心项目,不仅提高年收入8万元,还有效解决困扰多年的股金、遗属费等难题;雷家社与社会企业联合合作,投资600万元新建服饰厂,带动200人就业,增加社会效益700万元。
育龙头 带动基层网点建设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通过联采分销、共建服务组织和服务网点,带动基层社开展农资、日用品等经营服务业务。沾化区社以供销农资公司为龙头,恢复重建下洼、黄升、利国3家基层社,2024年3家基层社销售肥料4670吨,营业收入960万元;下河社投资180万元,新建1500平方米粮食储备库1处和农资标准化仓库1处。邹平市社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商贸流通服务龙头企业3家,引领基层社建成17处镇级供销服务站及178处农村综合服务社,各类经营服务网点650处,服务覆盖16镇街、858村,实现日用品消费、农资、农产品一网通配。
通讯员 付元新 董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