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MILLE理查米尔的诞生,源于一场对传统制表的反叛。创始人RichardMille先生认为,腕表不应仅是装饰品,而应如赛车般以功能主导设计,追求效率与可靠性的极致平衡。这种“功能决定技艺”的理念,与赛车中“形式服从性能”的原一脉相承。


RM 001

这一理念在品牌首款作品RM 001中已然践行。酒桶型表壳摒弃了繁复装饰,以符合人体工学的曲线确保佩戴舒适性;机芯结构则借鉴赛车引擎的紧凑布局,通过镂空设计减轻重量并提升抗震性能。此外,RICHARD MILLE也将赛车与航空领域的前沿材料如钛合金、Carbon TPT®碳纤维等轻质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引入制表业,在以贵金属盛行的高端制表业,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赛道挚友:车手与腕表的双向赋能

因为理念的契合,RICHARD MILLE与各行各业的突破者都保持挚友的关系,特别是在赛车领域,其中第一位挚友就是赛车手菲利普·马萨(Felipe Massa)。


赛车手菲利普·马萨(Felipe Massa)

这位自2002年踏上赛道的巴西车手,曾经赢得11场比赛,获得16次杆位,41次登上领奖台,并代表法拉利在2008年一级方程式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亚军。

马萨与RICHARD MILLE的关系,不仅是合作伙伴,更扮演着“测试员”的角色。他在赛道疾驰时佩戴RM 006 Felipe Massa腕表,为品牌提供了极端环境下的真实数据。结合他的反馈,RICHARD MILLE成功将纳米碳纤维底板带入制表界,并不断优化抗震结构,将腕表的抗冲击性能提升至全新维度。之后,马萨与RICHARD MILLE继续带来了多款优秀作品:RM 009腕表首次选用ALUSIC®材料制作表壳,RM 050腕表的研发更催生出一枚净重只有9.5克的卓越机芯。

另一位传奇车手费尔南多・阿隆索(Fernando Alonso)则带着对胜利的执着加入了RICHARD MILLE挚友圈。这位曾两夺F1世界冠军的西班牙车手,对精密机械情有独钟,并在2018年佩戴RICHARD MILLE专为其设计的RM 67-02特别版腕表征战勒芒24小时耐力赛。最终,阿隆索也捧起了该项赛事的奖杯。


费尔南多・阿隆索佩戴RM 67-02

阿隆索曾坦言:“RICHARD MILLE让我测试的原型表,甚至采用了我头盔的配色。这种将个人风格与技术革新结合的方式,令我感到自豪。”


RM 67-02,重量仅 32.4 克(含表带)

回看两位车手的职业轨迹,都是“超长待机”状态。即便在赛道上取得了足以“退休”的成绩,但是44岁的阿隆索依然渴望冠军,同龄的马萨虽然不在赛道上,但也依旧活跃在赛车领域。也正是这种对“超越”的执着,对极致机械结构的痴迷,让理查米尔与两位挚友携手多年,并肩前行。

携手迈凯伦:将赛车工艺引入腕表制造

如果说车手是RICHARD MILLE的测试员与灵感来源,那么与迈凯伦以及法拉利车队的合作则是两大领域顶尖工程的直接对话。

虽然与迈凯伦的正式合作始于2016年,早在1981迈凯伦在赛车上的首创就影响了日后诞生的RICHARD MILLE。那一年,迈凯伦首次将碳纤维单体壳引入F1赛车,改变了赛车工程史;二十余年后,RICHARD MILLE团队将Carbon TPT®碳纤维应用于表壳与机芯底板,其层叠纹理不仅像极了赛车底盘结构,更通过高温高压工艺赋予材料超凡硬度。


这种技术之间的深度交流也体现在了腕表上:2017首个合作款RM 50-03 McLaren F1采用石墨烯材料,包括表带重量不到40克;2018年,RM 11-03 McLaren具有飞返计时功能,表壳的颜色上融入了迈凯伦的标志性颜色;2021年推出的RM 40-01 McLaren Speedtail则在自产自动上链陀飞轮机芯中融入大日历窗、功能选择器等功能,也是致敬了当时迈凯伦最快的公路跑车Speedtail车型。


RM 50-03 McLaren F1


2024年推出的RM 65-01 McLaren W1


RMAC4机芯配备RICHARD MILLE工程师开发的新一代双秒追针机制。

双方的技术共振在2024年推出的RM 65-01 McLaren W1腕表达到新高度。这款灵感源自迈凯伦 W1 超跑的时计,与前几款腕表一样,RM 65-01 McLaren 腕表在外形、材质和功能上都要体现出赛车的特征和性能。搭载的RMAC4机芯配备RICHARD MILLE工程师开发的新一代双秒追针机制。全新导柱轮不仅可以操纵双秒追针装置的不同杠杆,还可以优化计时码表的功能。计时秒针几乎消除了初始跳动的问题,也降低了机械装置的能耗。这些都是经过大量研究、再设计和制造专用齿轮及杠杆的成果。

W1超级跑车承袭了迈凯伦“无处不在的性能表现”的品牌理念,RM 65-01 McLaren W1计时码表同样展现了其卓越性能与日常实用性的完美结合,这得益于机芯内480个精密部件所具备的可靠性。W1跑车采用品牌独特的“aero-cell”底盘设计,启发了RM 65-01 McLaren W1腕表别具一格的内嵌式“双层”表圈,这一创新设计无疑成为该腕表研发历程中最大的技术挑战。借鉴W1超级跑车紧凑而充满力量感的车身线条、提升的腰线以及独特“anhedral”上掀式车门,Carbon TPT®碳纤维表圈被巧妙地镶嵌在经过缎面精细打磨与抛光处理的五级钛合金第二层表圈之上,展现了先进的工艺水准。


RM 65-01 McLaren W1表冠有迈凯伦的标志

携手法拉利:开辟功能性美学赛道

同样,RICHARD MILLE与法拉利的合作,也不断为制表界带来惊喜。合作首作RM UP-01 Ferrari以1.75毫米厚度刷新超薄机械表纪录,一经问世,便成经典。


RM UP-01 Ferrari研发历时6,000小时。不同于传统垂直擒纵结构的机芯,超薄腕表的机芯则是把机芯部件水平分布在底板之上,这也意味着这需要将所有的擒纵结构重新设计并加工,并且要将腕表控制在佩戴舒适的尺寸范围之内。虽然纤薄,但官方数据显示,这枚腕表能够承受5,000g的加速度冲击,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日常需求,让超薄腕表真正成为可以穿戴的一部分。



厚度仅1.75毫米的RM UP-01 Ferrari

从RM UP-01就能看出,RICHARD MILLE与法拉利的合作不是简单的符号叠加,而是从研发精神到设计语言的深度交融。今年,双方带来了耗时三年研发的RM 43-01 Ferrari陀飞轮双秒追针计时码表,设计灵感源自法拉利跑车SF90、Daytona SP3和488 Challenge Evo。


RM 43-01 Carbon TPT碳纤维


RM 43-01钛合金搭配Carbon TPT碳纤维款

先看较为直观的设计融合,RM 43-01钛合金底板上镭射雕刻的法拉利经典“跃马(Cavallino)”标识,其流畅曲线源自499P赛车的尾翼造型。表带设计则暗藏另一彩蛋:其纹理图案复刻了法拉利Purosangue跑车座椅的缝线工艺,将法拉利的设计美学融入腕上。


表盘设计上,发条盒上镶嵌的宝石,其八角形切割源自Ferrari V8引擎离合器轮的轮廓美学;30分钟计时盘的镂空结构,则脱胎于现代跑车仪表盘中转速表。


RM 43-01五级钛合金镂空底板

再看内部,RM 43-01腕表底板采用钛合金打造,表面经微喷砂与缎面修饰,呈现出粗粝的金属质感,与法拉利砂铸发动机部件的工业精度一脉相承。机芯内部结构以棱角鲜明的造型呈现,辅以凸起棱线、色调对比、X形支架,以及镀金六角嵌入式螺丝,直接呼应了Ferrari汽车的引擎缸体和曲轴箱的图案设计、零部件和挤压成型的工艺细节。材质上,该款腕表共有两种不同的版本:钛合金搭配Carbon TPT碳纤维款和全Carbon TPT碳纤维。

两个品牌的共振源于对“精密机械与人文技艺”的双重追求。法拉利工程师对0.01毫米曲轴偏移量的校准执着,与制表师打磨机芯时对微米级平整度的偏执一致;赛车手对赛道路缘石的掌控需要肌肉记忆,制表师调试摆轮时对螺距的感知同样依赖数十年磨合形成的直觉。这种数据之上的追求,构成了两个品牌之间的精神纽带。

除了引入Ferrari“跃马”视觉元素,在打造机芯上,研发团队更是不断突破传统计时技术的可能。他们化繁为简,巧妙优化了双秒追针装置的运行方式,通过尽可能地减少轴芯摩擦以降低能耗,从而提高走时精度,使RM 43-01腕表成为高效而长久可靠的典范。材质上,该款腕表共有两种不同的版本,分为钛合金搭配Carbon TPT碳纤维款和Carbon TPT碳纤维。


此外正因如此,除了产品两个品牌间的长期伙伴关系还涉及众多方面,其中包括代表速度竞技巅峰的一级方程式比赛、世界耐力锦标赛项目(WEC endurance programs)、 GT国际赛事(GT Competizioni)、法拉利挑战赛(Ferrari Challenge),以及法拉利车手学院(Ferrari Driver Academy)系列比赛和蓬勃发展中的电子竞技类项目。

结语:

RICHARD MILLE与赛车运动的合作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联名营销。品牌创始人对F1 的热爱,转化为贯穿整个产品线“追求极致”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体现在了腕表中——以赛车为灵感,却不被其形所困;以传统为根基,却永不停歇革新的脚步。这种精神上的契合,也让两个原本平行的赛道交织在了一起,在追逐机械美学路上,并肩前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