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把树枝折断,眼看着随时要掉落!”“万一砸下来伤到行人,怎么办?”本周上海虽然天气放晴,但周末大风天气留下的“后遗症”显眼。
近日,嘉定区新成路街道迎园街区网格接到塔城东路沿街商铺的信息,门前的树枝被吹折,随时有掉落砸到人的风险。网格员杨毓云与城运队员宋长青迅速抵达现场,同时将情况上报街道社区管理办,1小时后折断树枝被迅速清理。
3月底,仓场路上的巫山烤鱼店门口。老板颜铁勇发现临街路面出现破损,认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便立刻上报街区网格。副网格长宣云前往查看后便向社区管理办反映,很快破损路面便被修复。
“随着网格治理和服务工作不断推进,现在他们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就是想到我们,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这样也能更快速地处理问题。”迎园街区网格长刘金说。街区网格成立初期,街面治理主要依赖网格员巡查,虽然网格员始终保持每日巡查,但发现问题有时候也存在滞后性。
迎园街区网格发动商铺加入“网格合伙人”队伍后,安全隐患、公共设施损坏等问题就可以被身边的“啄木鸟”及时发现,目前商户累计上报有效问题线索23余条。
3月上旬,恒诺房产老板在上班途中,发现隔壁生鲜店屋后的水泵发出噪音,便向网格反馈噪音问题。网格员上门检查时,生鲜店老板直呼感谢,“不是隔壁‘邻居’发现问题,养的鱼都要闷死了。”
原来,水泵因为接口出现脱落而发出噪音,位置靠近中介店面,自己店里反而听不见。“网格合伙人”的一双慧眼让出现问题商户最大限度避免了经济损失。
“这本来是一件投诉,但是最终结果却增强了两家商铺之间的感情,我们也觉得非常欣慰。通过这件事情大家也都觉得远亲不如近邻,要相互关照,我们的工作也就更好开展了。”网格长刘金介绍。
商铺业主多是城市管理的“被服务对象”,如今,他们主动担当“街面话事人”,把街面事当成自家事,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治理”,养成了“随手拍、立即报”的习惯,成为了网格队伍中的“前哨”,街面秩序和社区面貌显著改善,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