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区积极贯彻落实《成都市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发布《龙泉驿区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方案》,以“养成好习惯 点亮好未来”为主题,积极推进区域幼儿园“养成教育”的育人实践,为孩子们的成长赋能,为孩子们的发展奠基。

本期一起走进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时”光有序 朝气“童”伴


“食”光美好 健康“童”饮


“动”感童年 茁壮“童”乐


“卫”爱而行 安全“童”在


“劳”作有趣 成长“童”行


十陵幼儿园


“四层面”助力健康饮食习惯养成


“生活即教育、食育即未来”,十陵幼儿园秉持生活教育理念,以“源于食育、归于健康”的课程理念,重视幼儿食育课程落实,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营养探索,科学搭配。


通过“生活体验馆”等活动,孩子们化身“小小营养师”,学习食材搭配,了解食物营养价值,不偏食、挑食、暴饮暴食。


自主进餐,责任担当。


通过“小小管理员”等活动,孩子们学会自主取餐、整理餐具、主动收拾桌面,在文明进餐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懂得责任与协作。


主题教育,感恩珍惜。


通过“食育主题”“种植体验”等活动,孩子们知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孩子们亲手播种蔬菜,感知生命生长,节约粮食、不浪费。


美食分享,文化传承。


通过“宴席欢腾”等活动,孩子们于传统节日里亲手包饺子、做青团、做月饼,感受温暖、传递快乐,浸入体验着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清水河幼儿园


“四策略”助力乐于劳动习惯养成

清水河幼儿园秉承“若水”文化,将“润物无声”的教育智慧融入幼儿习惯培养,在实践中支持幼儿参与劳动,助力幼儿良好劳动习惯养成。

情境创设,激发劳动兴趣。

幼儿园打造“快乐田园”“美味厨房”等游戏化劳动场景,支持幼儿在农场“播种、收割”、厨房“烹饪美食”,萌发我爱劳动的向往。


分层指导,夯实劳动技能。

小班重点挂手巾、剥蛋壳等活动;中班重点分发餐具、照顾植物等活动;大班重点整理床铺、种植饲养等活动,支持学习劳动相关技能。




家园联动,延续劳动教育。

利用家长会、家长群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同时,幼儿园招募“农场主”入园,带领幼儿参与种植劳动,家园携手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多元评价,增强劳动动力。

立足态度、技能、情感等维度,设立“水宝卡”“水宝当家”等趣味游戏卡,激发幼儿乐于劳动、坚持劳动的热情。


天鹅湖第二幼儿园


“四角度”助力喜欢运动习惯养成

天鹅湖第二幼儿园重视儿童生活习惯养成,以“运动习惯养成”为核心,开展多元体验、动趣共生的运动游戏,让儿童在奔跑、跳跃、挑战中感受生命的活力。

全场景营造。

幼儿园创设“走、跑、跳、攀、爬、钻”等多元体验的游戏环境,让游戏发出无声的邀请,激发孩子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全空间联动。

打破空间场域,将教室里的“趣味探险岛”、走廊的“微能量隧道”、户外的“野趣挑战营”“天鹅游乐场”等区域贯通成网,让幼儿园成为无边界运动场。


全时域渗透。

通过晨间“体能小循环”、午间“趣味放松操”、傍晚“亲子运动圈”环节,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成为自然的运动方式。


全主体参与。

教师化身“运动引导员”,家长成为“家庭陪练员”,孩子则是“创意小玩家”,三方联动,合力支持幼儿坚持锻炼。



宁都曙光幼儿园


“三路径”助力劳动启蒙习惯养成




宁都曙光幼儿园秉持“劳动即教育、生活即课程”理念,以真实体验为载体,将劳动启蒙融入幼儿生活,形成“园所、家庭、社区”联动幼儿劳动启蒙教育。

园内聚焦:

劳动启蒙与课程融合。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劳动任务、创设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环境、保障幼儿参与劳动的时间机会等,引导儿童劳动习惯养成。


家庭延伸:

家务清单与亲子协作。

推荐幼儿家务清单、发布“21天习惯养成包”,将园内劳动经验转化为家庭“餐具收纳”等场景实践,积累劳动经验。


社区共建:

社会化劳动场景拓展。

幼儿园与超市、环卫、快递站等合作开展“小小售货员”“小小保洁员”“小小快递员”等体验活动,主动参与劳动、热爱劳动。


供稿丨学前教育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