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
辽宁日报客户端"辽望"
推出重磅文章
《辽宁"微短剧+"的春天来了》
聚焦全省微短剧产业创新实践
文章以金普新区文旅微短剧
《奔跑在山海之间的浪漫》为典型案例
深度解析"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的破局之道
报道指出
该剧通过"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创意形式
将金普新区山海风光与非遗文化巧妙植入剧情
成为2025年第一季度
辽宁省优秀网络视听节目评选中
唯一一部入选的微短剧作品
一起来看报道
没刷过微短剧的,大概算是“OUT”了。在技术迭代、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的多重驱动下,微短剧发展势头正劲,用户规模急剧增长,用户黏性持续加大。面对如此旺盛的用户需求和市场规模,在辽宁,以沈阳、大连为代表,也在微短剧赛道频频发力,积极出台举措,鼓励建设微短剧创作基地,丰富拍摄场景,培育优秀制作企业,完善微短剧产业链,扬起了“力争打造全国领先的微短剧产业集聚区”的风帆。
微短剧的爆火原因何在,如何让其“微而精”“短而有力”,以更好推动我省微短剧向专业化、精品化发展,本报记者连日来进行探访并邀约业内人士、专家学者等展开讨论。
注入正能量+明星入局
助大连微短剧出圈
“又土又上头,点了还想点”,“扔掉脑袋就是看”,微短剧爱好者林敏顶着黑眼圈又看了一宿剧,她笑称自己“上了瘾”,以至于“怒冲39.9,解锁80集”。
不怪林敏上头,很多爆款微短剧一听剧名就有股“土味魔力”,诸如短剧大省陕西出品的《老婆相信我,咱家真是普通家庭》《归来之我爸是豪门继承人》等,因叙事节奏快、情节反转多、情感冲突强等特点,迅速契合了网络时代快节奏、碎片化的消费需求,创造了不俗的播放战绩。
国家广电总局将网络微短剧定义为“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故事情节的网络视听节目”,2020年,正式将其纳入监管范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的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半年增长率高达14.8%。仅半年时间,微短剧独立应用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90分钟涨到101分钟,已经追平即时通讯。
“好的微短剧人物形象鲜明、导演技巧娴熟、剧本内容精彩,值得称道。但一些质量低下的微短剧,甚至可以用‘狗血’来称呼,重复性故事也大量存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君表示,微短剧的火爆有其创作特征、受众心理等方面的多重因素,“心理学上认为,人是有惰性的,微短剧为人们提供了不动身体、不动脑子,甚至不动太多财产的机会。从积极方面说,人在低能量的时候,微短剧的存在是一种低耗能休闲方式。但我特别希望,即便是低耗能,也要为生命和时间注入营养。”
在内容创作上注入营养,大连诸多从业者的做法是为微短剧打上更多正能量的标签。近年来,在微短剧赛道上,大连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以及完善的影视产业配套设施和人才体系,成为该领域的活跃之地。据统计,大连市目前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制作机构多达327家,其中15家机构在近两年内成功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省广电局的微短剧规划备案号。当地从业人员数量已近千人。近两年共有20部重点微短剧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划备案号,占全省获批总数的38.5%;21部普通微短剧获得省广电局的规划备案号,占比达38.9%。此外还有众多微短剧在各视频平台、微短剧APP和小程序上备案播出,显示出大连微短剧市场的满满活力。
“我女儿有消息了,快跟我去接她!”3月14日,记者在大连东港商务区一处别墅的拍摄现场看到,微短剧《她的爱无坚不摧》正在热火朝天地拍摄中。该剧从立项开始,就将定义良好价值观作为标准。故事从一个家庭寻找被拐女儿的情节展开,深刻展现母爱的伟大与坚韧。而前一天,另一部正能量微短剧《父亲的秘密软肋》也在大连完成拍摄。作为两部剧的导演,大连好兄弟影业创始人崔守杰认为,以微短剧的大流量服务于内容的正能量,才能更好地实现“微短剧+”的价值引领力,营造更好的行业生态。
去年以来,刘晓庆、李若彤等主流明星纷纷投身于微短剧拍摄,为微短剧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也助力这一业态的专业化发展。在大连微短剧《她的爱无坚不摧》现场,记者同样看到了被辽宁观众熟知的辽宁卫视《欢乐饭米粒》系列两位名演员的身影。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一级演员邵峰此次扮演“女儿奴”父亲。他认为,微短剧已告别小众走向主流,“从横屏到竖屏的变化,对影视演员来说也有挑战,意味着需要更快地进入角色,以更快的节奏展现人物性格。”
微短剧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大连微短剧的活跃与相关人才储备丰富不无关系。当地的8所高等院校均设有影视相关专业,拥有约5100名在校本科生,为产业发展及时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和创意人才。大连艺术学院的师生们近日就参与了《她的爱无坚不摧》等微短剧的拍摄,得到了更多锻炼。
在推动大连微短剧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规划中,记者捕捉到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是“加强内容生产”。“我们的工作思路重点就是推动大流量和正能量共促共进。因此更要坚持精制细作,紧跟社会热点,提升摄制品质,产生更大流量。以大连地方特色文化为重点,利用微短剧讲好大连故事,塑造好大连形象。”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链服务+赋能文旅
沈阳启动微短剧“梦工厂”建设
“哎呀,咱们的老厂区变样了!”在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沈阳二一三电器厂旧址门前,该厂的一位老员工好奇地向里面张望着。这片工业遗存在改造后更加潮起来,即将成为微短剧的沈阳“梦工厂”。
沈阳首个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的微短剧产业园区——沈阳云创未来短视频产业园将于今年5月正式开园。“我们的定位是‘全域影视城、街街有脚本、人人有故事’,打造全国领先的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数字产业集群。”该园区首席执行官张非凡兴奋地指着面前的在建厂房介绍,“你看,这是A区,主要做各种微短剧场景搭建、内容产出以及IP孵化,那片B区主要是做动漫、直播、游戏和后期。正在打钢结构的是两处大的白棚和绿棚,可以结合AI进行精准动作捕捉。我们计划未来5年创作100部微短剧、培育1万人次数字人才,打造全国领先的微短剧产业集聚区,通过整合央博数字平台、点众科技等资源,孵化地方特色IP。”
全产业链服务是该园区进军微短剧竞圈的底牌之一,短期内就引来50余家企业意向签约入驻,其中很多是在短剧行业发展得非常成熟的外省专业团队。“我们看好的是沈阳这个产业园打造的从孵化、拍摄、制作到投流的微短剧全产业链,从剧本预审环节就开始提供服务,可以说是保姆式的保驾护航。”来自成都的蓝城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4年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通过微短剧的轻量化叙事与沉浸式体验,进一步激活地方文旅资源,以剧为媒探索文旅共生的深度创新。目前,该创作计划已发布241部推荐作品。采访中记者获悉,沈阳首部文旅短剧《下一站,青年大街》将于4-5月拍摄,以“文旅、宠且”为关键词,从来沈旅游的南方游客视角切入,将小河沿早市、浑河轮渡、沈阳故宫、大悦城、洗浴中心等文旅消费场景巧妙融合入剧情。云创未来短视频产业园孵化的企业“花朝短剧”作为出品方,沈阳市文旅局作为指导单位,预计5月上映。编剧赛老板在业内颇有声望,作为沈阳走出去的短剧从业者,他表示很高兴以这种方式宣传家乡,让更多人看到更美的沈阳。
同样,我省的大连、营口等地也结合自身优势文旅资源,推动“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大连市拍摄制作的《奔跑在山海之间的浪漫》不仅是一部甜蜜的爱情剧,更通过“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创意形式,将金普新区的自然风光、城市风貌和辽南刘氏面塑、金州鸟虫篆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剧情,让观众在追剧的同时,领略金普的文旅魅力,该剧成为2025年第一季度辽宁省优秀网络视听节目评选中唯一一部入选的微短剧作品。营口市拍摄制作的我省首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作品《跑码头之时空照相馆》于去年上线,以辽河老街为取景地,用时空交错的方式,讲述了一位青年导游从现代穿越到100余年前民国时代的西大街,发生的一系列“爱恨情仇”的故事,展现了营口昔日的河海文化。去年7月,“从大连出发”全国城市文旅短片短剧推优活动在金普新区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大连的文旅之美,还推动了辽南微短剧创投示范基地和辽南微短剧产业研究院的成立,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大连市的清风小镇(闯关东)影视基地、旅顺众合影视拍摄基地以及金石滩景区、东港商务区等地,已成为微短剧的热门取景地。导演崔守杰说:“我们尽可能地把星海湾大桥、东港商务区等大连人引以为豪的景点收入镜头,让观众通过唯美的画面爱上浪漫有爱的大连。”
辽宁“微短剧+”的春天已经到来,精品化是在竞争中突围的最好出路。辽宁省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和媒体融合发展处处长许仕伟表示,面对微短剧精品化规范化的大趋势,我省积极响应并贯彻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的要求,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规范管理,大力促进行业向专业化、精品化发展,进一步释放出积极社会效益与良好经济效益。结合今年1月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组织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微短剧正从流量红利转向价值深耕,它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力点。我们不仅注重内容创作产业的深度发展,还积极构建生态产业的良性循环。目前,大连、沈阳两地积极推动微短剧产业繁荣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同时向省局积极申请在当地设立微短剧专家服务站。目前,大连市文旅局和沈阳的大东区、和平区已着手筹建微短剧专家服务站。5月,将召开辽宁省网络视听协会成立大会,为从业者搭建一个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把创作机构、人才等聚集到一起形成合力,引领网络微短剧制播朝着精微细作发展。”
庄君认为,监管部门要按照国产网络剧片分级监管、重点监管原则,以差异化、精准化管理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现在省级的微短剧剧本梗概的审核还是比较严格的,而且工作流程很细致。对低俗内容、重复性主题直接毙掉;对故事创作能力弱的文本,则反复发回调整提高,这是一种管理,也是一种帮助。培育一个健康的行业,从业主体自身是核心动力,制作主体应有头脑去做好的东西和真的东西。没有真故事、真人物、真体验、真想象、真情感的,会被一眼就看出来,也必然被观众所抛弃。”
打开抖音、快手搜索
“奔跑在山海之间的浪漫”
解锁一场浪漫爱情与文旅交融的
视听盛宴
点个,让更多人知道
来 源 | 辽望·辽宁日报
编 辑 | 鲁子钰
联系:GMG_Wyy
备注:「姓名 + 公司 + 合作需求」
400-991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