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美国同等关税政策的发布,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的关税提高了超过100%,这表明美国已经从战略调整变成了单向针对,目的已经很明确,就是在限制我国的发展,这个现象也可以理解为近些年的大趋势。
自从我国两岸关系急转直下,美国就已经开始对我国的全方位压制,从台海地区的各种演习到和台湾地区的暧昧关系,逐步演变为现在的贸易针对和税率针对,双方之间几乎已经无法调和,或许早晚都会爆发战争。
一旦中美开战,就不仅是武器装备上面的大比拼,一定会拖入长期的能源消耗战,而美国方面,一定会拉拢自己的所谓盟友,对中国实施从资源到能源的全方位制裁。
那么一旦出现这种较为极端的情况,中国究竟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美国的趋势与我国重要资源的存储
一旦双方爆发战争,严酷的封锁是美国所要采取的必然措施,这其实不难理解,毕竟在目前,美国为了稳固自己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开始试图拉拢我国的周边地区和国家。
日本作为我国的宿敌,又是二战之后美国的坚定追随者,自然会站在美国这一阵营,与此类似的还有菲律宾,仅从国家能力层面,菲律宾根本无法与中国相比,尽管早些年曾有一些摩擦,但双方基本是井水不犯河水。
而就在近期,菲律宾与美国之间展开了许多密切合作,比如允许美国在菲律宾修建港口,并且十分靠近我国台海地区,一旦中美爆发冲突,美国庞大的海军舰队群完全可以在中途实现补给,而这里也会成为中国航母到达太平洋的一道封锁线。
不仅如此,美国还抽空去韩国部署了中程导弹系统,并且明确表示,我国的许多重要城市全都在其射程之内,另外美国还联合澳大利亚进行多次军事演习,直接将我国当作假想敌来进行针对性训练。
目的已经非常清楚,美国似乎已经在准备未来和中国的一场战争,而这些亚洲地区的所谓盟友,平时看起来毫无关联,而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就可以迅速形成好几道封锁线,从太平洋到台海地区一览无余,甚至有可能在美国的帮助下完全切断我国来自各方的补给线路。
当然中国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还击,只不过一旦战争爆发,我们都需要做最坏的打算,试想如果外部物资的道路全然被切断,中国在美国的封锁和控制之下,靠自我储存的资源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其实这个问题倒用不着太过担心,以石油为例,作为重要且不可再生的战略能源,虽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在逐年攀升,甚至一度稳居世界第二,但本国的储存量依然丰富,完全可以应对突如其来的战争。
以2018年为例,我国的石油消费量虽然很高,但绝大部分都依赖于进口,对外依存程度高达70%,最夸张的时候,每天需要进口超过1万桶石油,但其中有7000桶都来自国外。
这一数据就能充分说明,我国的石油总量相对丰富,大约居世界第9位,而且当仁不让排在了亚太地区首位,虽然人均拥有水平并不高,但战争来临之时,一定可以长时间自给自足。
从另一个数据来分析,我国石油的储存和采集比例很低,也就是说我国的石油具备迅速增长的潜力,尽管探明的石油资源很多,但基本没有进行过度开采。
早在1978年,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产油国,到了2010年,石油产量增加了近一倍,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依然在注意能源的存储,以备不时之需。
保守估计,我国当前的石油资源大约可以保障军队使用50年以上,完全可以应对突发性战争。
天然气资源的储量
与石油相比,中国的天然气储存量以及世界地位在2009年开始有了明显的提升,主要原因是进口量和产量的显著提高,并且天然气的趋势和石油类似,在本国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对于天然气的进口量也在疯狂上涨。
这就表明中国的天然气依然是以对外依存为主,结合近期的数据不难发现,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在十年之间增长了一倍有余,而已经证实的产量则变为原来的四倍,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出口,但其中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
综合考虑下来,依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天然气被储存,并且随着当今形势的变化,这一部分的储存量会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0年期间,我国天然气的进口量变化幅度极大,增长了将近20倍之多,居于世界首位,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天然气资源也是靠进口为主,本国的战略存储性天然气并没有过多使用,目的就是满足战争爆发时的能源需要。
况且我国还有俄罗斯这样一个盟友,早在一年之前,中国和俄罗斯就已经达成了天然气上的战略资源合作,每年天然气的输送量超过了380亿,而在这种状况下的战略物资输送,美国根本无法实现封锁,否则就是对俄罗斯宣战。
这样的后果是美国所承担不起的,那些所谓的盟友小国就更加不值一提,而除了天然气之外,石油资源也可以通过此管道输送,也就是说即使双方之间爆发战争,中国的能源也不会完全被切断,除非美国想和两个大国同时翻脸。
中国的煤炭资源
虽然煤炭属于传统不可再生资源,但对于我国来说依然重要,根据早年的探测结果,我国的煤炭资源含量超过50000亿t,其中大多数位于北方,并且根据我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得到的结果,在全国范围内有5个赋煤区,共542个煤田。
但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却不怎么平衡,大量分布于华东地区,而安徽,山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东南地区的煤炭总资源有七成以上都位于河南,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并不集中,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体系化。
但当前的中国科技迅速发展,已经掌握了许多煤资源的替代品,广泛的新能源不仅可替代性高,能源密集,而且对环境的污染也降到了最低,如果到了非用煤不可的地步,仅凭借当前的产量也可以同时提供居民需求,大约可以使用长达20年的时间。
引人注目的粮食存储量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除了这些战略资源之外,粮食存储量也是我国关注的重点,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这是我国在古代就意识到的重要道理,建国初期长达三年的自然灾害更是让我国意识到了粮食的重要性。
缺少资源还可以想办法,而一旦粮食运送道路被他国封锁,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更重要的是,粮食的存储量也是我国与美国相比的一大劣势。
我们需要清楚,美国的领土总面积和我国相差无几,但人口却仅有3.37亿,一旦双方进入战争状态,并且粮食运送道路被封锁,我国就需要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仅是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就,决定了我国在粮食存储方面的超大规模。
当然国情的决定只是因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在历史上就曾有过粮食禁运的重要手段,仅仅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30年间,世界范围内就出现了多达10次的粮食禁运,虽然有将近一半都失败了,但成功的4次,都对目标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美国在1980年到1981年就曾对前苏联采用这样的手段,它直接垄断了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大豆,这一手段让苏联困扰了许久,而我国也从中得到了重要经验,毕竟拥有杂交水稻这样的超级王牌。
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三大主粮的自给能力已经高达98%,并且完全能实现继续保持,言下之意,我国所必需的粮食已经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一旦与美国开战,再也无惧他的粮食禁运手段。
就算美国不计后果地实施,我国也依然可以在粮食上实现自给自足,若要从这方面来消耗,中国从来不会惧怕。
退一步讲,美国当年的经济大危机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粮食的短缺导致饿殍遍地,无数人都流落街头,甚至导致了矛盾和冲突,但美国似乎没有意识到囤积粮食的重要性,自认为可以凭借强大的封锁能力拖垮中国。
可实际上中国却早就已经开始了关于粮食的战略储备,就算是美国真的能封锁,14亿中国人民也不至于饿肚子,仅一个肉类的存储量就够全国人民维持半年。
其实不仅是在资源的储备方面,我国在工业生产领域也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的单循环,许多重要的战略物资都可以在不依靠外国进口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所以完全不惧将来可能爆发的战争,打个十几二十年根本没有问题。
参考文献
[1]徐佳利,余博闻,牟思雨.美国的全球粮食安全战略:动因、措施与影响[J].国外理论动态,2024,(06):125-136.
[2]程建宁,柳晓莹,马林霞.我国能源供应链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J].物流研究,2024,(06):45-48+66.
[3]杨秀水.矿物加工工程技术发展和研究新领域[J].科技风,2020,(22)
:104.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02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