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紧紧围绕稳就业惠民生工作主线,采取五项举措,锚定目标任务,抢抓时间节点,想办法出实招,奋力冲刺一季度,截至3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5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92万人,转移就业收入7.54亿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38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6亿元,民生保障实现稳健开局。

宁夏中卫市采取政企联动模式,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直播带岗等系列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拉近就业服务、招聘与劳动者的距离,实现“零距离”对接。开展招聘活动37场次,提供岗位2.79万个,达成就业意向4038人。聚焦下岗失业人员,举办专场招聘会,搜集适合岗位资源,搭建再就业平台。依托4个零工市场、21个零工驿站和511个村(社区)服务平台,及时发布用工岗位2.22万个,为本地劳动力与岗位需求的高效对接提供有力支撑,切实挖掘本地就业潜力,促进就近就地就业。

中卫市将劳务协作作为拓展就业空间的关键路径,与12省28个市、县(区)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建立33个驻外劳务工作站。中卫市领导带队深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广东深圳、惠州、东莞、中山四市,实地调研外省市用工需求以及本市劳动力在外省市的适配情况。同时,与劳务协作外省市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获取最新岗位需求信息,累计搜集岗位信息4.39万个。通过周密安排输送、做好行程保障等措施,精心组织开展“点对点”劳务输转服务,向福建、广东、内蒙古等5省7市输送务工人员2905人次,帮助劳动者前往外省市就业,实现精准对接。

宁夏中卫市聚焦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乡村,运用“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模式,全面排查基本情况,建立详细的就业信息台账,量身定制“一人一策”援助方案。针对有外出就业意愿的重点群体,重点推荐外省市优质岗位,开展“三必讲”教育,提供相应的出行指导和权益保障咨询;对于在本地就业的人员,精准匹配本地合适岗位。累计提供“1131”个性化就业帮扶8244人次,切实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难题。

宁夏中卫市立足全市资源禀赋,持续巩固“沙坡头月嫂”“海原司机”“中宁枸杞技工”等特色劳务品牌,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创新“培训+鉴定+就业”机制,围绕产业发展、民生领域及企业需求,开展重点产业职业技能“赋能”、重点群体职业技能“蓄能”、职业能力提升“聚能”三项培训4386人次,实现技能提升与就业增收良性循环。从事月嫂工作的黎慧笑着说:“2020年7月份我参加了中卫市英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举办的育婴员培训课程,从理论学习到模拟训练,再到实际操作,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月嫂技能,从2020年底到现在,我已经服务了35户宝宝和宝妈,客户满意度高达99%,月入过万早已实现。”

宁夏中卫市积极落实各类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对创业实体的培育力度。采取“免申即享”模式,为1058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552.03万元。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中卫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纪德看着到账资金说:“我们听说了稳岗返还的好政策,就立即联系了他们的工作人员,没想到申请后很快就审批通过了,获得了58万余元的资金支持,这笔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为我们带来资金活水,极大缓解了我们的经营压力,也稳定了我们的员工。”同时,通过简化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流程、提供创业场地补贴、开展创业培训等措施,全方位扶持创业,充分激发区域创业活力与就业潜力。成功培育创业实体577个,创造新岗位669个,全民创业带动就业2038人,发放贷款2.76亿元,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累计入驻企业4980个,带动就业7.46万人,为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中卫市委宣传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