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明朝与后金政权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大战,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宁锦大捷。不得不说,从1619年,双方开战以来,明朝军队屡战屡败,很少出现大兵团作战的胜利。但是在1627年,皇太极率领8万多后金军队进攻,结果,明朝军队取得了著名的宁锦大捷。那么,明朝军队到底做了哪些措施,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明朝与后金军队之间的反复恶战。不得不说,后金军队以骑兵为主,拥有机动性上的绝对优势。在野战能力上,也明显优于明朝军队。1619年,明朝与后金军队爆发了著名的萨尔浒大战。明朝军队集结了七八万军队,兵分四路,进攻后金政权。结果,被后金军队各个击破,3路明军全军覆没。萨尔浒大战,意义重大。

在萨尔浒大战之前,明朝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能够主动进攻后金政权。由于在萨尔浒大战中,明朝损失了几万精锐部队。已经彻底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后金军队反而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在萨尔浒大战之后的2年时间内,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先后攻陷了铁岭、开原、抚顺等地。此时,明朝军队只能固守辽阳、沈阳等几座坚固的城市。



与后金军队野战,明朝军队明显处于劣势。但是,明朝拥有比较坚固的城市防御、各种密集的火器。直接进攻明朝重兵防御的城市,后金军队明显能力不足。因此,在沈阳保卫战、辽阳保卫战中,后金军队先后采用了围点打援、引诱明军主力出城等战术,先后攻陷了沈阳城、辽阳城,整个辽东防线,全面失守,明朝不得不放弃辽东,退守辽西地区。

在沈阳保卫战期间,后金军队采用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在浑河两岸,先后围歼了前来增援的明朝川军、浙军精锐。不得不说,围歼上述明军精锐,努尔哈赤险些“崩了门牙”。后金军队的伤亡也非常大,川军、浙军精锐的战斗力,让后金将领们印象很深。在辽阳保卫战中,由于明朝坚守城市,让后金军队无可奈何。最终,后金军队采用了诈败、引诱明军出城追击的战术。



消灭了辽阳城的有生力量,最终,又攻陷了辽阳城。1622年,辽西重镇广宁,又被后金军队攻陷,此时的明朝,非常被动。不过,明朝在人力物力和资源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明朝迅速调整了战略,不再追求速胜、平定辽东,而且开始经营辽西防线。后金军队如果进一步南下,进攻明朝,必须通过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的辽西走廊。

锦州城在辽西走廊的北端,宁远城在辽西走廊的中间,山海关在辽西走廊的南端。辽西走廊的重要性,大家应该非常清楚。无论是当年的第二次直奉大战,还是后来的辽沈战役。扼守辽西走廊,攻克锦州、山海关一线,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部署。明朝也是类似的战略部署,开始经营辽西防线,在锦州、宁远、山海关之间,修建了大量的要塞和堡垒。



依靠上述3座大城,充分发挥了城防和火力优势,让后金军队无可奈何。例如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就是在围攻宁远城的过程中,被明朝火器击伤。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金政权中,上演了四大贝勒争位的局面。最终,皇太极继位,成为了第二代的后金大汗。不得不说,皇太极在战略布局、借力打力的能力上,远远高于努尔哈赤。

一步步对明朝完成了反包围,不过,这是他在位中后期的事情。皇太极继位的初期,自己的位置并不稳固。一方面需要建立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需要为努尔哈赤复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1627年,皇太极集结8万多军队,对明朝的辽西防线,发动了全面进攻。在这一过程中,后金军队使用了之前屡试不爽的老战术,引诱明军主力出城、围点打援等等。



在锦州城下,后金军队屡屡诈败,试图引诱锦州城内的明军出城。但已经“打精了”的明军,就是不出城,依靠火力、城防优势,让后金军队一败再败。无奈之下,皇太极采用了围攻锦州的战法,等待宁远的明军派遣援军,再来一次围点打援。不料,坐镇宁远的袁崇焕,“预判了皇太极的预判”,后金军队围歼明朝援军的计划,再次落空。

面对久攻不下的锦州城,皇太极不得不调整战略,率领大军奔袭宁远城下。万万没有想到,后金军队在锦州城下的遭遇,在宁远城下又是重新上演。明军充分发挥各种火器与城防工事的优势,后金军队一败再败。再加上袁崇焕派遣尤世禄、祖大寿等人,率领几千精锐主力的侧后打击(非常出彩),最终,导致了后金军队的全面战败。



最终,连续进攻锦州、宁远24天,毫无希望之下,皇太极率领后金军队撤退。明朝取得了1619年萨尔浒惨败以来,第一次大捷,也被称为宁锦大捷。关于后金军队此战的损失,没有记载,估计清朝入关之后进行了删减。但是,可以从各方面资料反推。在宁锦大捷中,后金军队,损失了固山4人,牛录30余人。



按照袁崇焕自己的描述:“大战三次三捷;小战二十五日,无日不战,且克……诸臣人人敢死。大小数十战,解围而去。诚数十年未有之武功也!”后世的学者们,关于后金军队的伤亡,也有不同的看法。大体上认为,最少损失了3000多人,最多损失了1万余人。其实,明朝这一时期的辽西防线,像极了北宋后期的横山战略。



不追求大胜,而是采用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积小胜为大胜。同一时期,后金政权还面临严重的自然灾害,按照文献记载:“时国中大饥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盗贼蜂起,偷窃牛马,人相惨杀致国中大乱”。奈何,此时的后金大汗是皇太极,战略布局、随机应变的能力太强。



关于明清两朝各方面战役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