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片里的故事:李林重燃龙泉古韵
—访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瓷烧制代表性传承人李林
在英语中,陶瓷通常被称为“china”,这个术语强调了中国瓷器的全球意义。然而,只有一种瓷器——青瓷被赋予了自己独特的名字“Celadon”,这个名字强调了它在陶瓷艺术界的特殊地位。龙泉青瓷,它代表了中国古代青瓷工艺的顶峰。几个世纪(参数丨图片)以来,龙泉瓷不仅因其精致的外观而受到喜爱,还因其生产所需的细致工艺而受到崇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技艺逐渐失传或遭遇遗忘。幸运的是,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瓷烧制代表性传承人李林的努力,为这项古老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古人云,“青瓷如翠”。正是在李林的巧手与匠心下,这种传承几百年的艺术形式,在现代重现光芒。李林在每一件瓷器的制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艺术与技术的探索。他不仅仅是陶瓷工艺的继承者,更是其创新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从碎小瓷片到再生龙泉工艺的探索之路
李林,工艺美术师,一级陶瓷技师,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瓷烧制代表性传承人,擅长龙泉青瓷古法烧制技艺。现任龙泉市青年青瓷工匠学术研究会副会长,龙泉市新联会副会长,丽水市文化产业促进协会理事,龙泉市传统龙窑烧制研究会办公室主任兼副秘书长,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校外实践指导专家,浙江省青瓷协会会员,龙泉市青瓷协会会员等多项社会职务。2017年,在龙泉青瓷发源地——小梅金村,重建龙窑“点火烧制并取得成功”。其作品多次在各类青瓷展赛中获奖,被国家、省、市级博物馆收藏。 1982年出生于龙泉小梅镇的李林,生活的地方是个老瓷厂遗址,破旧的建筑中散落着不知年代的碎瓷片,像无声的记忆,静静地躺在地面上。他童年的记忆里,最清晰的莫过于那些散落在老瓷厂遗址上的碎瓷片。阳光穿过破败的厂房,在青灰色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而那些或青或白的瓷片就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是被时光遗忘的珍宝。每当李林走过这些遗址时,眼睛总是不自觉地停留在那些破碎的瓷片上。小小的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拾起一片片青瓷碎片。有的瓷片边缘已经磨损得圆润,但釉色依然清透如玉,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青色光泽。他用拇指轻轻地摩挲着瓷片的表面,虽然不懂它们为什么躺在那里,但他就是喜欢收藏这些参差不齐的老瓷片。
长大后的李林,在接触到更多的人和瓷片后,手中的每一片瓷片,在他眼中不再是儿时的玩具,而是承载着历史的信物。他常常想象这些瓷片曾经属于怎样的器物,又被怎样的手艺人制作出来,是否曾有过一段工匠的心血,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才最终碎裂成如今的模样。在细腻的质感中,李林感受着岁月的故事。
然而,身为一名古瓷爱好者,仅仅对这些瓷片有感情是远远不够的。李林渴望更深入地了解,甚至想要自己也能成为这门古老工艺的传承者。在现代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手工艺的匠心精神往往容易被忽视或遗失。而李林,却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双手,复刻宋代“神器”——龙泉青瓷。他不仅继承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将其发扬光大。李林的成就,既是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在烧制技艺上的创新与突破。
从精钻细研到重现宋代之美的匠心之旅
古人评价青瓷为“夺得千峰翠色来。”龙泉青瓷作为中国传统瓷器中的瑰宝,它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每一件成品,都凝聚了工匠的心血。想要加入这一行列,光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龙泉青瓷的制作,远比想象中更加繁琐。为此,李林抓住一切学习机会,不断从实践中汲取相关知识,系统学习制作瓷器。
“瓷器是有生命的,”李林常常这样说。在他眼中,瓷器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物品,而是蕴藏着自然与匠心的生命体。正是凭着这种对瓷器生命感的追求,让他在几十年的陶艺生涯中,始终保持着如初的热情与专注。于是,李林投身于这项工作之中,从选材到器型的塑造,再到最后的烧制,每一环节都不容忽视。
在一次展览中,李林首次看到“宋·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盘”时,就发现此盘和自己收藏的古瓷片竟有异曲同工之处,他决心要让经典重现。宋代龙泉青瓷釉色柔和细腻,富有层次感。恢复龙泉青瓷技艺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每一次烧制过程,李林都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对温度和湿度的准确控制。烧窑的每个细节都关乎着瓷器的成败,而每一次窑火的升腾与熄灭,都意味着一段历史的传承与复兴。然而,李林并没有因这些艰难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复兴龙泉青瓷的决心。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摸索,李林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火候和釉色。那一天,随着窑门缓缓打开,阵阵青烟升腾而起,里面的瓷器静静地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光泽。窑中的瓷器,仿佛在讲述着属于它自己的故事。它是古老文化的见证者,也是新时代工艺的创造者。李林深深地沉醉其中。这种“陶醉”,无疑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也是他对龙泉青瓷这项古老技艺的深情回馈。李林复刻的“宋·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盘”与“宋·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盘”入选了《丝绸之路文物(二)》特种邮册礼盒一同发售,收获了满满好评,并在“2021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评比中获得金奖。龙泉青瓷这一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悠久的历史,再次惊艳世界,成为新时代国潮非遗的代表。
从复刻经典到持续创新发展的传承之行
作为一名80后的龙泉青瓷艺人李林,这个名字,或许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对龙泉青瓷的执着和热爱,使得这门古老的技艺重焕生机。通过他不懈的努力,龙泉青瓷不仅得到了技艺上的复兴,还重新找到了属于它的文化价值。“我想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审美,让大家用上过去宫廷贵族才能享用的龙泉窑瓷器。”李林说道。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龙泉青瓷,它不仅仅是一件器物,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价值。为传承龙泉青瓷技艺,在2017年的时候,李林在自己的家乡——小梅镇金村古代龙泉青瓷出口的古渡口,建立了金邨龙窑,潜心研究古法烧制。远处,新建的龙窑已经冒起缕缕青烟,在朝阳的映照下,宛如一条腾空而起的青龙。李林知道,龙泉之火,将在这代代相传中永不熄灭。
然而,李林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李林的青瓷工艺,不仅仅是对宋代传统技艺的单纯复刻,他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技术上进行着探索与突破。他深知,若没有创新和适应时代的需求,任何传统技艺都可能走向衰退。因此,他在制作每一件瓷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艺术与技术的探索。李林在传承这些技艺的同时,结合现代材料和设备进行了一些尝试,不断调整釉料配比,优化烧制温度,使得瓷器的质感和光泽更加细腻自然,色泽更加丰富深邃。
李林深知,龙泉青瓷的复兴,不仅仅是技术的恢复,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李林的努力,不仅限于个人技艺的提升,他更致力于青瓷文化的普及和传承。他开设了工作室,积极参与“不灭窑火”为主题的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活动,邀请各地年轻人前来学习,传授他们制作青瓷的技艺。李林相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更多人了解龙泉青瓷的独特魅力,并让这种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他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陶瓷爱好者走进青瓷的世界,感受其中的深厚底蕴与艺术价值。
如今,李林已经不只是一名陶瓷艺人,他更是文化的守护者、龙泉青瓷的代言人。无论是在国内的陶瓷展览,还是在国际的文化交流中,李林的身影都无处不在。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件件瓷器,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对古老技艺的传承与对未来艺术的无限憧憬。
龙泉青瓷这一“泥与火的艺术”,传承千年的窑火,在李林手中于新时代焕发出新的耀眼光彩。未来,李林将继续以“不灭窑火,守护匠心”作为自己的信念,在传统与创新的道路上永不停步,让龙泉青瓷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崭露头角。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我们始终有理由相信,龙泉青瓷的匠心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位陶瓷艺术爱好者心中,随着李林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龙泉青瓷必将成为世界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