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次大战、二次大战的主要参战国,美国、德国、沙俄/苏联等国家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动员了千万级别的军队参与战争。

动员了1800万人口的德国,组建的军队规模高达330多个师。

至于动员人数3400万的苏联,仅在德国入侵之时损失的师级作战部队就高达400个师,更不用说苏联为之补充兵力,迅速投入战斗的800个师了。

美国在二战时也动员了不下1300万军人参与战争,可在战场上,美国的师级作战单位只有98个。

不仅数量少可怜,更是无法与1300万的动员部队相匹配。

那么,美国大部分的军人没有出现在战场上,他们都去了哪里?

这就不得不提,美国少爷兵这一称号的由来了。

当英法等国在欧洲大陆实行绥靖政策的时候,美国也在大洋彼岸宣布了中立法案。

此时,美国的中立或许是“真心实意”的。因为,它保有的军队数量十分有限。

正规部队来说,只有2个骑兵师和9个步兵师,外加一个装甲旅。

除此以外,就是遍布美国各地的国民警卫队,这支部队的数量也大概在18个步兵师左右。

彼时,美国的军队数量只有29个步兵师而已。

要想以这点兵力打世界大战,恐怕无异于痴人说梦。因而,美国此时的中立似乎可以相信。

但蛋糕就在眼前,如果美国动手慢了,那也就意味着分到的蛋糕将会更少。

在德国入侵波兰之后,美国对中立法案作出了修改,开始为自己的参战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1939年的法案规定,美国可以向参战国兜售武器,这里不区分德日语英法。

到1940年,美国又进一步扩大了正规部队的范围,把国民警卫队纳入到了主战部队的范围。

20天之后,美国又再次作出修改,启用了征兵法案,打破了美国的既有历史。

此时期,美国人在军队的服役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

为了将战争动员进行到底,美国又在1941年修改法案,将一年期的服役时间无限拉长。

在种种措施之下,美国军队也出现了数量上的猛增。

如果计算1937年美国的正规部队,它只有12个师,但到1941年的时候,它的师级作战单位增加到了36个部队。

总数也从20万增加到了168万,但这还不是美国人的动员极限。

到1945年的时候,美国已经拥有军人1300万,动员的人口也达到了2000万。

这样的规模虽然无法比拟苏联,但足以碾压英法德等国家。

1300万的军人组成98个师,那么,一个师的兵力将达到13万之多,但实际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敢于如此疯狂,将一个师作如此编制。



美国的师级作战单位,同主流国家的编制大体相同。

要问1300万的军人去了哪里?那是因为美国在后勤保障和装备开发,以及医疗救治等方面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可以说一线作战部队、后勤保障部队、装备开发维护部队,以及医疗救助部队共同瓜分了1300万的军人。

正是由于后三支部队的存在,才保证了美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同时,也解释了人到底去了哪里。

美国大兵除了之所以被称作美国大兵,除了身体条件较为强壮以外,他们的火力更是使得美国军人担得起一个“大”字。

美国士兵是被武装到牙齿上的,他们每个士兵的弹药消耗量足以超越一战的3倍以上。

当这种消耗量叠加到一个师级作战单位时,仅炮弹一天就会发射1.2万发。

这样的消耗量需要一个庞大的后勤保障部队,运输、仓储和维修都需要这支部队的付出,这些人人数不能少了,也不敢少了。

陆地上的运输相对简洁,一旦牵扯到海运,那么情况就要复杂多了。

当年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在战争后期要保持巨大的物资输送,仅在1944年一年就向太平洋地区投放了403万吨物资。

为了保证物资的供应,美国光运输船就有1500艘。另外,在广袤的海洋上建立了200个中转站,120万后勤部队,为这一运输系统提供服务。

美国士兵被称为少爷病,原因之一就是不会走路,他们的移动完全依靠汽车、战车和坦克。

在美军当中,普通的步兵师会拥有98辆坦克和1500辆汽车,这样的数据足以超越同时期的德国与苏联。

当然,这还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步兵师,如果把这个师上升到装甲师,那么它配备的车辆就会更加多。

坦克会增加到149辆,汽车会达到3800辆。这些装备的开发维护都需要人员,所以美军的装备开发维护部队军人数量不在少数。

无论是影视作品当中,还是实际作战中,美军往往十分注重保障士兵的个人救助。

只要士兵出现受伤,哪怕是心理情况,美军救援速度是十分迅速的。

不仅一线战场上的救援比较及时,就连战场后方的手术治疗、康复系统也比较完善。

美军有四级医疗体系:

当伤员受伤的时候,30分钟之内就会有军医赶到他的身边,为其提供先期救治。

等包扎好之后,立即运往后方,会在两小时内实施手术。然后,会在一天内送到大后方的专科医院进行专门的治疗。

之后,会在三天内转移到国内或者其他军事基地进行康复恢复。

美国陆军有780万人,医疗队员和专业的医护人员数量就高达37万。

除了这三支部队以外,新兵的训练、战俘的管理都需要人员。

所以,在整个美军当中,一线参战人员和后方人员维持了一个比较畸形的比例,1:2.5。



同时期的德国不过才是1:0.4,日本更少,只有1:0.25,而我们只有1:0.1。

从这里可以很好的解释了美国纵使有1300万军人,但组建的师级单位却只有98个。

更能清楚地看出,美国虽仅有98个师,但其作战能力相当于苏联的900个师,德国的300个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