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中还有很多能与现代文明产生共鸣的其他题材。其中有些已经开发过的题材还可以继续深耕细作。

原文 :《古树春风万年枝》

作者 |宁稼雨(南开大学)

图片 |网络

唐代崔道融《古树》诗云:“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莫言生意尽,更引万年枝。”历史文化典籍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和文化精粹的浓缩和记录,它像是一棵棵千年古树,如诗所云,在阳光和春风里,依然可以绽放出万种新枝。

成为影视文艺界关注采撷的焦点

近年以来,中国古代典籍成为影视文艺界关注采撷的焦点。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以古代典籍为核心,以多种文艺形式为媒介手段,引发观众对于典籍中蕴含中国文化精粹价值的关注;还有一些出自古代典籍,又在现代文艺舞台上展现出亮丽新姿的多种精彩大戏,令人目不暇接,为国家文艺事业和国人的艺术欣赏提供了优秀成果和丰盛的精神大餐,其中的文化规律及其启示也值得深思。

首先,它启发人们去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寻找更多的亮点。那些成功作品取得成绩的重要经验,就是准确抓住古代典籍中优秀的文化因子,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良性衔接。古代典籍中还有无数同样或类似可以挖掘、可以唤醒的优秀因子。比如《山海经》等典籍中收录的诸多神话故事形象,有战天斗地、战胜自然的女娲和精卫,有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嫦娥、牛郎织女等。


其次,《哪吒2》《黑神话:悟空》《只此青绿》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最新科学技术和文艺载体的采用。与之前的连环画、动画片形式相比,《哪吒2》的强大数码动漫技术是激活它,并使市场和社会影响力达到巅峰状态的关键所在。同样,《黑神话:悟空》游戏的玩家角色参与,《只此青绿》用人体舞姿去渲染千年古画等,都是令人眼前一亮、产生巨大视觉冲击和关注欲望的决定性要素。

还有加强和补充的空间

当然,激活典籍中优秀文化因子的工作也还有加强的空间。从题材上看,目前比较集中的题材是以封神(哪吒)和西游(悟空)为核心的神魔题材。其实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中还有很多能与现代文明产生共鸣的其他题材。其中有些已经开发过的题材还可以继续深耕细作。比如,此前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产生很大影响,但相比《哪吒2》《黑神话:悟空》《只此青绿》等新作,载体形式上还稍嫌传统和保守,如果能用最新技术和载体形式深入开发,相信还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效果。


除此之外,更值得关注开发的是那些观众相对比较陌生的题材领域,一个神话系列就可以挖掘出许许多多光鲜亮丽的题材来。诸如战天斗地的女娲、精卫,造福民众的大禹、伏羲,信念执着的夸父、愚公等。再比如历史演义系列。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和史学发达的国家,中国从上到下都有强烈的关注历史的意识和传统。上层的关心扶持了史学昌盛,下层的关心则催生了通俗文学艺术。历史上中国下层民众对于中国历史的了解,往往不是那些高大上的正史,而是能让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文艺形式。从早期讲史说话艺术到各种历史演义小说,从南戏院本杂剧中的历史剧,到各种地方戏中的历史题材剧,从蔡东藩的历史演义系列到林汉达的历史故事系列,都为中国人的历史知识普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此外还有像寓言故事系列、成语典故系列、唐诗宋词系列,都蕴藏许多有待开发的题材宝藏。这些题材如果能够插上最新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翅膀,必将创造出有更大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新作。

已有新成果中比较引人瞩目和给人启发的是《只此青绿》。这种以舞姿为彩笔,激活一幅经典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艺术创新令人拍案叫绝,同时也为古代典籍的当代创新开辟了一条新路。我们历史上那么多绘画、书法经典名作,既然《千里江山图》能被舞蹈激活,那么《洛神赋图》《竹林七贤图》《兰亭序》《清明上河图》等,应也可以转化成优秀作品,前景不可限量。

预防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

当然,在轰轰烈烈的让典籍古树再生新枝的工作中,也要注意预防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这主要是指对于典籍内容采撷使用量的控制把握失当。典籍演绎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激发观众头脑中那份对于典籍内容的熟悉和亲切感。这就需要理解和尊重从典籍本身到观众印象中的那些原始元素。尽量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和媒介去唤醒和激发观众心中那些已有的原始元素,使他们既能大快朵颐、大呼过瘾,又为自己能够以亲切熟悉的元素去会意这些文艺新枝的美妙而兴奋和激动。完全照搬典籍原作,对观众来说没有新鲜感;但如果完全置典籍原貌和观众印象于不顾,肆意颠覆原作,也势必事与愿违,为观众和社会所不容。


解决这个问题,不妨多倾听典籍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对于相关典籍的基本核心历史文化价值应该如何理解、把握,故事主题提炼和立意,主人公形象的定位,以及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的一些细节处理方案等,相关专家学者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或减少可能的瑕疵甚至硬伤。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47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潘 颜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