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挑起新一轮贸易战不到半个月,他的“对等关税”政策,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以125%的报复性关税强硬回击,韩国和日本则通过“软硬兼施”的策略,向美国施压。

如今,美国已然是焦头烂额。特朗普也没有了一开始的强硬,不敢再侮辱有意向达成妥协的国家,而是公开表示要与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谈判。



4月12日,美方突然豁免智能手机、计算机等关键商品的关税,被外界视为“光速服软”的信号。这场由美国单方面发起的贸易战,在短短两周内就陷入了僵局,美国的信用也已经碎了一地。

人们还记得,特朗普在4月2日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时,曾扬言“要让中国彻底屈服”。然而,中方将美国输华商品关税提高至125%,直接导致美国商品在华市场彻底丧失竞争力。

彼得森经济研究所警告,美国经济面临着衰退风险,制造业回流计划因供应链断裂而停滞,通胀率或飙升至4%。

更让特朗普政府感到头疼的是,中方明确表态,美方若想谈判,必须“停止极限施压”。面对眼前的紧张局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低头。

美国总统特使格雷内尔表示,特朗普认为与中国进行谈判,从而找到摆脱贸易对峙局面的出路至关重要。

不过,特朗普政府除了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商品豁免“对等关税”之外,还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举措。特朗普甚至再次变脸,在社交媒体宣称“政策永不改变”,试图维持强硬形象,这也体现出了特朗普政府不甘心轻易认输。



为了破局,特朗普政府展开了“最后一搏”。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14日报道,韩国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指示有关部门立即与韩日印三国展开关税谈判。

然而,韩国也并非一味地向美国让利,其将关税议题与能源、军工、造船合作挂钩,例如要求美国降低对韩国钢铁制品的关税,以换取韩国采购更多美国液化天然气。

至于日本,日本首相石破茂在4月14日发出迄今最强警告,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扰乱全球经济秩序”。

日本的策略聚焦三点,首先是拒绝美方干预日元汇率的要求,坚持市场决定原则,避免重蹈1985年“广场协议”覆辙;

其次是着重商讨汽车关税,日本方面暗示,若美国不豁免25%的汽车关税,日本恐怕将不得不削减在美投资;

最后是在债务领域下手,虽然日本公开否认抛售美债,但日本央行放缓美债增持速度,暗示日本有潜在反制手段。

纽约联储预测,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或跌破1%,通胀率升至4%,失业率达5%,关税导致的供应链冲击已蔓延至制造业。



可以看到,特朗普的关税战,正在把自己的盟友推到对立面。美国独大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特朗普若认不清形势,将会让美国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