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东军区生产部长王勋受到毛主席的邀请,不久,毛主席与王勋在北京中南海相见。

毛主席再次见到王勋的时候心里非常高兴:

延安一别之后,你到哪里去了?我一直打听你的消息,就是找不到你的半点信息!”



王勋激动地握着毛主席的手,并把自己的情况对毛主席汇报了一遍。

毛主席坐到了旁边的木椅上,对他的功劳和成绩大加赞赏,并且非常自豪地把他介绍给陈毅,微笑着说: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堂弟王勋,过去就在你们新四军工作。”

陈毅也高兴地笑着说:

“我晓得王勋同志嘛,开办烟厂银元赚得盆满钵满的,可是帮了咱新四军不少大忙啊!”

大家的交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王勋向大家告别,就回到了家中。

王勋是谁?他与毛主席有哪些关系呢?

隐姓埋名的日子

从北京回来的王勋十分高兴,回到家中的他迫不及待地要和妻子分享这件事,推开门,王勋脱下了外衣,妻子徐寄萍已经做好了饭菜等待着他的归来。



“寄萍,你猜我今天去北京见谁了?”王勋坐在桌子旁,喝着茶水,安静地对妻子说道。

徐寄萍盛好饭,找了一个椅子坐了下来,一脸疑惑地问道:“难不成你还见到了毛主席吗?”

徐寄萍心里想着这是不可能发生在自己丈夫身上的事,她也只是随口说说,便吃起了桌上的饭菜。

一旁的王勋镇定自若地说:“对,寄萍你说对了!我这次去北京就是去见毛主席的!

妻子徐寄萍以为自己听错了,便确认道:“你这级别咋能见到毛主席?

看到妻子满脸疑惑的样子,王勋开始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妻子:

“我的真名其实叫毛泽全,毛主席是我堂哥。”



二人结婚七年了,徐寄萍听到丈夫真名的时候,感到很惊讶,更让她万万想不到的是,丈夫去到北京原来是去见毛主席,而伟大领袖毛主席原来是丈夫的堂哥!

于是,王勋开始安抚妻子,并把自己的过往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妻子。

改名参军入伍

毛泽全出生于1909年,比主席小16岁,父亲叫毛喜生,与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是亲兄弟。

毛泽全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空余时间就帮着家里的父亲分担着家务,赶牛羊或者割猪草都是他拿手的绝活,这些艰苦的环境也逐渐打磨了王勋的意志。

对于毛泽全来说,自己平日里也很少看到毛主席。

在毛泽全很小的时候,只知道大哥毛泽东很厉害,经常组织大家闹革命。



直到毛主席后来回到家,继续宣传革命的时候,毛泽全就被眼前这个文质彬彬的堂哥给吸引住了。

那个时候,毛主席就已经努力学习知识了,并且立志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当时,毛主席在当地就有不小的名气了,毛主席的英雄事迹和他所追求的崇高理想都深深地影响着毛泽全。

在幼小的年纪里,毛泽全听着毛主席闹革命、救济百姓的故事,心里也想拿起枪一起替天行道。

可以说,主席的行动和思想对于毛泽全一生的影响是巨大且深刻的。

毛泽全慢慢地长大了,也做了不少工作,最后在江苏一个亲戚手下做了一份工作,可是这样和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



1937年,卢沟桥事变引起全面抗战爆发,人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困难的时期。

在好心人的帮助之下,毛泽全告别了家人,历经千辛万苦一起奔赴到了延安,投奔毛主席一起抗日。

当时毛主席见到许久未见的毛泽全时,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在嘘寒问暖之后,毛主席觉得可以安排他进入学校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革命斗争的紧迫性,并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

然而,毛泽全和毛主席在一起的日子是非常短暂的,毛主席要时刻指挥前线部队的作战,不能有半点马虎。

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毛泽全就非常渴望去前线抗击日本侵略者,慢慢地,这样的决心越来越坚定,从中央党校毕业的时候,他就要求离开延安,加入新四军。



袁国平是当时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负责军队的政治等方面的工作,对于部队人员的相关信息了如指掌。

当毛泽全来到部队的时候,袁国平就获悉了他的身份,作为毛主席的堂弟,国民党反动派,通过大量的情报获取工作也获取到了他的信息。

当时的新四军身处日寇汪伪和反动派控制区,平日里有大量特务的出没,这些特务密切监视着领导同志以及相关亲戚朋友的一举一动,作为毛主席的弟弟,必然会引起特务的格外注意。

袁国平希望毛泽全同志能够为了自己和大家着想,建议改名换姓参与革命,这样一是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二是能够更好地保护根据地。



毛泽全听了主任的意见,也觉得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可能会给根据地和身边的战友带来危险,因此为了保证自身及大家的安全,毛泽全就听从组织吩咐,改名为王勋。

在毛泽全改名换姓之后,毛主席在很长时间都打听不到毛泽全的任何消息,心里一直惦记着他们。

当时的蒋介石反动派集团非常敌视新四军,对新四军进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

新四军除了要勇敢抗击法西斯的侵略,还要提防反对派的一举一动,同志们处于严峻高压的环境中。

官兵们不仅没有军饷,就连最基本的吃饭和穿衣都成了老大难的问题。

抗日战争注定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结束的,毛主席也意识到了战士们所遇到的诸多困难,毛主席就委托相关同志去负责处理这件事情。



开设工厂,解决后勤保障问题

王勋听从党组织的安排,被分配到了岩寺兵站负责军队的后勤工作,岩寺兵站地处安徽省,也就是家喻户晓的徽商所在地

而江南自古就是经济繁荣的地区,当地百姓习惯经营生意,注重经济发展。

当时也有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厂家在当地从事一些工商方面的投资,王勋认为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王勋发现江南地区交通较为完整便利,社会环境较为稳定,于是就充分利用岩寺兵站有利的工商传统以及稳定的环境,在东台县与一个民族资本家一起开办了一家合营卷烟厂。

办完厂之后,王勋就带领同志们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工厂的建设运营之中,看到大家都累得有些抱怨的时候,他就对大家说道∶“前线战士们的生活条件可比我们艰难多了,这点苦不算什么,同志们加油啊一起干!”



由于采取了许多先进的管理办法,在王勋等同志的精心运营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工厂就盈利了上万块钱。对于当时的经济情况来说,上万块钱是一个大数目了。

看到一件件产品从厂房里顺利生产了出来,王勋心里也十分高兴,对身边的同志说:

“我们要靠自己,这样可以丰衣足食,不必看别人的脸色了!”

战士们都很佩服王勋的深谋远虑,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在我军需要大量货物补给的困难情况下,王勋创办工厂为部队生产物资,这无疑是极大地缓解了新四军将士们的燃眉之急。

除了建立烟草厂等部门获取资金支持战斗,王勋还组织当地百姓和同志办起了粮行,有力地保障了我军前线部队的粮食供给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积极的改变,前线作战的官兵们打起战来信心也更足了。

到了后来,王勋同志所负责供给部队的伙食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条件,竟然比当时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和伪军部队的也要好。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王勋同志呕心沥血的努力,在大量的宣传和作战配合下,引来不少伪军前来投诚,而作出贡献的王勋,此时也遇到了自己的爱情。

原来,王勋被上级领导安排在新四军苏中二区任供给部部长期间,有一个上海姑娘也被分配到了供给部工作,负责供给部的财务会计工作。

这个年轻的姑娘叫徐寄萍。

分配工作以后,姑娘很快就掌握了会计的工作要领,做起事来得心应手,毫不含糊,每一次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下来以后,徐寄萍同志都是在第一时间内认真完成了工作。



大家都对这位年轻的女孩刮目相看,认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同志。

徐寄萍出色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负责供给部工作的领导王勋佩服不已。

“请问同志你来自哪里?工作辛苦了!”王勋温柔地对徐寄萍说道。

徐寄萍看到领导进来,并忙着回复:“不辛苦的,为了国家和人民,这点事情不苦哩!”

随着一来二往,两个人便熟悉了起来,都被对方所打动,两个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后来两个人在大家的见证下,成为了一对革命夫妻。

从1942年开始,他们经历了风风雨雨,一直陪伴在一起,为革命事业默默做着他们的贡献。



但是由于王勋身份的特殊性,他就一直隐姓埋名的与妻子生活在一起,并没有向妻子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王勋担任第三野战军第23军供给部部长,开办了被服厂、鞋袜厂、毛巾厂等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供应本部,还供应了许多兄弟部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勋认为此时形式已经大好,觉得自己不用在隐姓埋名了。

于是他便向组织提出申请,请求恢复“毛泽全”这个名字,他的请求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

当毛主席得知自己的堂弟终于有消息了,便第一时间邀请他来中南海一聚,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听完毛泽全的一番话,徐寄萍这才恍然大悟,她没想到和自己生活了七年之久的丈夫,居然把这个秘密隐藏得如此之深。

毛泽全愧疚地希望妻子能够原谅自己的苦衷,对困惑的徐寄萍说道:“寄萍呀,这么久以来,让你受苦了,我一直把这件事情深埋于心底,不让你和身边的战友知道,由于自己的身份特殊,怕连累到大家,所以就没敢用自己的真实姓名。”

毛泽全向妻子表示:

“自从离开延安和自己的堂哥毛主席分别之后,我们就一直没有联系过了,我也一直隐姓埋名了。”

徐寄萍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听了毛泽全的话,她并没有责怪他,对于丈夫的所作所为也非常理解,她称赞自己的丈夫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男人

七年了,两个人一直相互支持,并且生育了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一家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因为革命和工作的关系,毛泽全和堂哥毛主席很少见面,但是他们之间的亲情和友谊却始终未曾改变。

从小到大,毛泽全就深受毛主席的影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者,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时间一晃到了1976年,当得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后,毛泽全悲痛欲绝。

看着毛主席平和地躺在那里,毛泽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身体发软,晕了过去。

毛主席同志的离去,是党和人民的重大损失,过了很久,毛泽全才从堂哥的离去中慢慢回过神来。



1989年,毛泽全同志在山西省太原市医治无效病逝,享年80岁,被安葬在了太原双塔烈士陵园。

结语

毛泽全同志在抗战时期为革命事业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回顾毛主席和毛泽全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老一辈革命家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下吃苦耐劳、敢于牺牲,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的最后胜利付出了一切。

而毛泽全同志虽然是毛主席的堂弟,但却没有依靠堂弟的身份谋取特殊的利益,而是一心一意地想着为革命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样的精神何尝不是一种大公无私的表现呢?毛泽全同志身上具备的智慧和革命担当,值得我们的尊敬和学习。

生于当下的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拼搏精神,不忘初心和使命,继续沿着革命先辈坚定的步伐向前迈进。

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支持国家提高综合实力,为努力服务人民百姓而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