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强制性国家标准,工信部日前发布官方解读。
本次新国标改动很大,号称史上最严,因为新国标首次把“不起火、不爆炸”作为电池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具体来看,新国标将热扩散测试技术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而以前的标准(2020版)是,从“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
大白话翻译就是:以前万一电池扛不住热失控了,电池得保证车里的人有黄金5分钟时间进行逃离。而现在的新规直接掀桌子了,就算电池发生了碰撞任何事故,都不能起火,爆炸。
此外,新国标还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要求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且满足绝缘电阻要求。
在快充方面,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考查动力电池在长期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可以看到,不管是发生任何事故,新国标都是要求电池做到不起火、不爆炸。这表明了国家的态度:电池安全“0”容忍!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而对于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该标注将于2027年7月1日实施。这意味着已获批车型有1年过渡期,但需在2027年前完成改造或退出市场。
新国标升级,对企业来说无疑压力很大,这意味着在电池安全上,企业必须要投入更大的研发资源,包括重新琢磨电池的结构、热管理系统的升级换代、新材料的应用等等...但压力就是动力,新国标也将倒闭整个电池产业再升级,不管是对于消费者购车还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都是积极有利的。
附工信部最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