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治理,事关城市形象、生态安全和人居环境改善。达州坚持多管齐下、全链条治理,严格建筑垃圾监管,守护城乡美好。
在通川区老北站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拆除工程现场,城管执法人员正对老旧危房屋拆除、建筑垃圾处置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这个片区改造涉及房屋拆除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现已拆除房屋约5万平方米,拆除房屋产生建渣约2万立方米。
达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东城大队负责人 任蔷桦:今天,我们主要是检查工地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手续是否齐全,施工现场降尘措施是否到位,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是否备案、是否存在带泥上路情况,督促施工方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同时加强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宣传。
同样,在达川区兴诚·锦云臺小区,建筑垃圾治理专项执法检查人员走进装修垃圾堆放点,督导检查装修垃圾的分类管理和清运处置情况。这个小区共有3313家住户,2023年8月份实现首批次交付,目前办理装修1900余户,入住500余户。
达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扬尘治理大队大队长 邓应国:我们主要检查小区交付后居民装饰装修建筑垃圾是否进行弃土、弃渣、弃料初次分类,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是否存在混堆现象,建筑垃圾产生、运输是否建立台账,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是否做到“五证”齐全,确保建筑垃圾全链条闭环式管理。
探索建筑垃圾的严格化管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促进城市形象提升,确保生态安全,赋能人居环境改善。达州各地紧盯各类商铺、新建楼盘、拆除工地,全域、全天候开展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情况巡查、管理和执法,在源头压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垃圾申报登记制度;在运输环节,联合交警、交通、环保等部门严查无证运输、抛洒滴漏等行为;在末端治理上,重点打击拆除、装修垃圾偷倒乱倒,开展专项整治,一经查实顶格处罚,形成震慑。目前,全市建筑垃圾治理正向法治化、有序化、无害化、资源化迈进。
达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协助负责人 潘传金: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推进堆填场、资源化利用场所科学规划建设,确保环保达标;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聚焦夜间、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和断头路、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部位,对擅自处置、违规倾倒、非法消纳等问题进行重点关注,联合执法严打违法违规行为;畅通举报渠道,形成全民监督格局,实现 “不敢乱倒、不能乱倒” 长效管理,为幸福美丽达州建设贡献城管力量。
来源:达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