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场史无前例的沙尘暴席卷大半个中国。笔者刚好出了趟门,长沙家中的厕所窗户未关好,超强风力呼啸而过,夹杂着灰尘,结果两天下来,家里地上、家具上,到处都是肉眼可见的灰尘,擦拭拖地都搞好好久……

结果一查,这个不速之客,竟然还是个进口货,来自遥远的蒙古国。这场罕见的风沙,不仅席卷北方全境,更是罕见地深入到了华南地区,可见其威力之大、影响之广,更想不到,蒙古国对我国的影响,竟是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这些年来,我国对于沙尘暴的侵袭,想了很多办法,如防沙治沙、防护林等,去年还把新疆塔里木盆地给圈起来了,这个壮举,堪称壮举,但可见我国治沙的努力。

但想不到,我们国内治沙治得好好的,本以为不会吃沙了。哪想到,蒙古国的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已成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结果,还是得时不时吃一回沙,这次沙尘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尤其近几年来,采矿的无序扩张、畜牧业的过度发展,加上人口猛增,蒙古国近80%的国土面临荒漠化,长此以往,蒙古国将没法生存。


当然,为了生存发展,蒙古国虽说夹在中俄之间,却并没有想着“背靠大树好乘凉”(大俄可能自顾不暇,尤其是其重点在欧洲,主要看中国),时不时作死,与咱们对着干。

近些年,蒙古还屡次与所谓“第三邻国”眉来眼去,互动频繁,近的如日本、韩国,远的如美国,不知它安的什么心,难道“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也不懂吗?

要知道,蒙古是个完完全全的内陆国,四面被中俄包围,连个出海口都没有。其实,既然自然条件都这样了,那就老老实实仰仗两个大国,吃碗饭得了。但这蒙古似乎并不安于现状,甚至还有颗野心,想结交更多朋友,进一步拓展其生存空间。


可以说,这几十年来,蒙古就一直在努力,不断尝试各种“第三邻国”计划。不过,这些努力似乎都无法奏效。因为啥?因为它的位置摆在那,处在两大国的夹缝中,什么事都做不了,没有出海口,火车汽车得经过他国,即使坐个飞机也得经过他国领空。

近几年,随着中美不断交恶,蒙古又跳出来了,向美国暗送秋波,美国心领神会,两国是一拍即合,甚至还起了相当高大上的名号——“战略第三邻国”。

殊不知,美国看上的是蒙古的稀土,顺便挑拨一下中蒙关系,至于其他,蒙古还有什么利用价值?

问题是,你有稀土又怎样?你挖出来,又怎么运出去?尤其是目前中国管控稀土,我为你为美国输送稀土大开绿灯?做梦吧你!

你找大俄,它也不会同意嘛,为了这事,它得罪中国,它有病还差不多。


路运和海运,都需经过中俄两国,那是绝对不会放行的。唯一的办法,那就只有空运,但只要你承受得了昂贵的运费就行,问题是你运的还只是一堆未加工的石头而已,你试试?

据说,前段时间,蒙古又出了个主意,不知是真是假,网传蒙古拿400平方公里土地,想和我们做个交易,换大概我国54平方公里(一说38平方公里)的地。

400换54?如此巨好的买卖,谁不心动?

但一看蒙古想换的地方,我们就明白其想法了。它是想换蒙古和哈萨克斯坦相接的一块地(中国阿尔泰山脉的奎屯山地区),其用意就是用这400平方公里的地换一个“第三邻国”出口。


从地图上看,看着好象蒙古与哈萨克斯坦是相接的,但其实两国还相距38公里,不多不少,完全够了。

至于为何当初独立时,蒙古为何没有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这个是历史问题,主要是苏联当时出于地缘政治考量进行人为干预的结果(拿土地进行置换成这样的),也就是说故意为之,目的无非就是更好的控制,这应该也是一种智慧吧。

对于蒙古的这点小心思,我们难道看不明白?肯定是不可能同意的啦何况这也牵涉到中国西部的环境安全呢……

这事虽说没有什么官方的说法,但大概率是真的,毕竟,蒙古一直以寻求“第三邻国”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这样的事情不可能想不到。

要我说,你一内陆小国,还这么落后,就靠着身边两棵大树乘点凉算了,大哥有吃有喝的,至少汤是少不了你的。但你要作死,还左右横跳,那就有你受的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