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青年在基层丨扎根安峪沃土,淬炼为民初心

滕小涵,女,汉族,1998年9月生,山东德州人,2023年7月参加工作,201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艺术学硕士学位。现任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工业处四级主任科员、绛县安峪镇安峪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2024年7月,我作为山西省工信厅的选调生,踏上绛县安峪镇安峪村的土地,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基层锻炼。从机关办公室到田间地头,从政策文件到方言土语,这段“向下扎根”的历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既是锤炼党性的熔炉,更是践行使命的考场。

褪去“书生气”,在角色转换中叩问初心

初到安峪村时,面对方言沟通的障碍、农事知识的匮乏,我曾陷入“本领恐慌”。为打破隔阂,我主动跟随村支书与包村干部走家串户,磨炼自己的“听力”,熟悉地方民情。另外,为提升履职能力,打破基层“本领恐慌”,我积极参加绛县县域文旅、农业、工业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交流座谈等方式,熟悉县域内三大产业发展情况,了解绛县社情民意、乡村振兴情况。头脑有储备,心里才踏实,初到基层的“听”与“看”,让我明白基层工作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俯下身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心跳。


甘当“小学生”,在振兴产业中锤炼本领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我参加了博士专家赋能助力产业振兴活动,与博士、专家一同入企调研,深入了解剖析绛县企业生产运营、技术研发及市场开拓情况,查找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同时,我学习农业种植一手经验,参加山西省草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会,与草莓种植户、果业公司、种植专家座谈,交流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除了要在技术上“引进来”,还要在农产品怎么“走出去”上做文章。我们依托“安峪十四小只”抖音号,提前了解整理安峪枣油桃的口感、营养等多方面优势,而后前往东三涧种植基地拍摄宣传视频,为广大农户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这场“产业振兴战”让我领悟到:基层治理需要将政策力度与乡土智慧相融合,既要做产业振兴的推动者,更要当群众利益的守护者。


勇做“挑山工”,在服务群众中砥砺担当

城乡医保是一项惠民工程,涉及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但在实际推进医保征缴中,我和村支书却犯了难。许多大爷大妈认为:“医保年年交,不一定用到,会不会浪费钱?”此时我们会耐心向他们解读医保新政策,讲明医保是如何防范重大疾病风险、保障生命安全的。同时,我们也走访村内的老党员、老干部,听取他们对医保征缴的意见,并讲明政策,鼓励他们带头缴纳医保。在医保工作之外,我还协助组织了“欢快度重阳,模范领新风”活动,配合完成活动直播、照片拍摄等宣传工作,为老人送上节日福利。当看到村民在理解政策后的安心与配合,听到老人们在重阳节活动的欢声笑语,我更加坚信:群众脸上的笑容,就是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涵养为民情怀,坐热群众板凳,倾注感情。

基层时光,于岁月长河不过一瞬,却足以让我完成从“嫩竹扁担”到“铁肩脊梁”的蜕变。我将永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安峪的炊烟炊事记在心间,让工信人的创新基因在乡土扎根,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选调生的青春答卷。

来源:山西工业和信息化

投稿·合作:微信66350359


1.

2.

3.

4.

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