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6日讯 4月16日,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青岛西海岸新区提品质促消费十大场景》(以下简称《十大场景》)相关内容。
《十大场景》充分发挥西海岸新区资源禀赋优势,聚焦“商、旅、文、体、健、展”多业态融合发展,系统施策促消费惠民生。
一是提升20个以上文旅消费热点。以青岛大珠山杜鹃花会等高品质文旅活动为引领,推动景区与演艺资源深度联动,开发影视文旅新产品,打造沉浸式剧场、主题公园实景演出等体验项目,激活全域文旅消费活力。实施“海洋牧场+休闲海钓+文化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海洋牧场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二是举办60场以上精品体育赛事。实施“赛事+文旅”融合战略,构建全域体育消费生态。举办“飞北”全国青少年航模(无人机)总决赛、西海岸半程马拉松等高级别赛事,强化城市体育IP影响力。依托藏马山、月季山滑雪场,开展冰雪赛事,推动赛事票务与景区门票互通互惠,形成“观赛-体验-消费”一体化场景链。
三是评选30个以上美食精品。营造“跟着美食游新区”新风尚,深入挖掘地标食材与餐饮文化资源,举办“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美食节庆矩阵。促进美食文化交流,塑造美食文化形象,开展“十大名店”“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等权威评选,构建从文化传播到消费转化的美食经济生态。
四是改造提升15个以上品质街区。推进金沙滩啤酒城、嘉年华海信广场、濠洼步行街等一批商业步行街向商旅文融合发展方面改造提升;以嘉年华海信广场、东方影都融创茂街区为龙头,打造集滨海旅游、赛艇赛事、购物娱乐、餐饮美食于一体的地标性消费中心。通过老字号品牌认定和传统文化传承推广,增强街区文化特色,依托马濠公园文化传承,融入非遗手作、街头演绎、网红主播互动,设立“国潮”“非遗”主题体验空间,打造兼具文化辨识度与商业活力的品质商街。
五是引进20个以上首发经济项目。支持引进落地品牌首店、新品首发、品牌首秀等活动,支持嘉年华海信广场、融创茂、利群西海岸金鼎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首发经济集聚区,打造首发经济IP品牌。
六是培育100名电商达人。发展电商消费新模式,组织评选直播电商带头人、优秀村书记直播带货达人等,广泛为西海岸新区名优产品代言。鼓励新区企业搭建“小程序”等销售平台,助力新区产业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电商基地及企业开设电商培训班,面向企业或个人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壮大电商人才队伍。
七是推广100个以上制造业终端消费品。发挥海尔、海信、澳柯玛、琅琊台、上汽通用五菱等制造业企业品牌优势,强化工业设计赋能,打造兼具科技含量与文化辨识度的消费精品,加速制造优势向消费品牌势能转化。
八是筹划50场以上美丽乡村活动。推动“乡土文化+生态价值”转化,促进农村消费提质升级。举办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六届岛耳河螃蟹节、黄岛蓝莓节、第三届红枫节等节庆活动,构建高品质乡村振兴特色活动体系。依托特色农业基地、自然景观带开发农耕研学、生态露营等体验场景,形成以活动引流带动农产品溢价、民宿集群发展的乡村消费新模式。
九是创建50个以上养老托幼新场景。关注“一老一小”,丰富养老托幼产品供给,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整合医疗、商业、社区等资源,开发智慧健康管理、适老化商业服务等场景,推广文达通智慧社区服务大模型示范经验,完善便民消费服务设施。推动老年大学、居家社区养老中心与景区、商圈联动;创新“旅居养老”“代际共享”等模式,形成覆盖健康服务、文化体验、休闲消费的银发经济新高地。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开放优质教育资源,打造“老年夜校”和中小学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构建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和产品供给体系。
十是筹办50场以上大型会展活动。高水平办好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重要节会活动,加强会展与商贸、文旅、科技等产业联动,推动“会展+消费”融合赋能,让“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确保全年消费“热度不减”。
闪电新闻记者 臧一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