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车市真正的拐点,不是新能源崛起,也不是油价飞涨——
而是你突然发现:连BBA都开始低头了。
原以为这一天永远不会来,但最近的市场数据,却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最让人意外的是,不只是一些入门车型在打折,连奔驰的“台柱子”——E级,也一口气跳水了13万!
要知道,这车原价可是45万起步,顶配接近60万。
如今直接干到32.18万起售,相当于一次性砍掉了三成的身价。
也正因如此,今年3月份,奔驰E直接爆卖了11501辆,热度甚至不输一众国产新势力。
不过问题来了——
优惠归优惠,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有哪些优缺点?又适合哪些人?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台“低头的奔驰”,是不是真香,还是只是看着香。
聊到这款车型,其实可以追溯到近80年前。
那时候的奔驰,还远没有今天这么庞大,而E级也还没有“E-Class”这个名字——最早的雏形,是1947年推出的W136系列。
直到1993年,奔驰才正式启用字母命名体系,把它确立为“E-Class”,即我们今天熟悉的Executive(行政级)车型。
但在此之前,像W123、W124这些经典系列,早已奠定了它“中大型豪华轿车标杆”的地位。
尤其是W124,被誉为“史上最耐用的奔驰”,甚至被称为工程师主导下最后一款纯粹的奔驰车。
哪怕放到今天,依旧是无数车迷心中的白月光。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奔驰E就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一种身份、品位与技术的象征。
更重要的是,它一直是奔驰品牌中——销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用户基础最稳固的中坚力量。
简单说就是:
S级是奔驰的“天花板”,主打顶级豪华;C级是“敲门砖”,主攻年轻市场;
而E级,则是真正撑起门面、占据主流、维系品牌尊严的核心支柱。
而在全球市场,奔驰E的累计销量早已超过1600万台。
它不仅是奔驰最畅销的车型之一,更是整个豪华车市场里,最具统治力的存在之一。
所以——当你看到这样一台车,突然一口气跳水13万,从45万直接砍到32万起售……
这就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优惠促销,而是豪华车格局的一次“地震”。
那放到2025年来看,这台车的产品力,是否还足够?现在买,还值不值得?
这个问题,老实讲,放在几年前根本不需要问——
奔驰E嘛,开上它,身份就有了,质感不用愁,底盘一沉,连后排乘客都感觉稳重得体。
可到了今天,情况真的不一样了。
原因很简单:对手变了,时代也变了。
2025年的30-40万区间,不再是只有BBA互相掰手腕——
你往旁边一看,理想L7、小鹏X9、问界M8、享界 S9都在虎视眈眈。
它们空间更大、配置更全、智能化体验拉满,甚至连语音助手都比奔驰中控懂你。
而奔驰E呢?虽然整体质感依旧在线,行驶高级感也没丢。
但说实话,它的一些短板,在今天这个智能化横飞的时代,已经藏不住了。
比如:
中控系统界面老气,语音功能反应慢、不智能,和现在“可玩性”拉满的国产电车比,明显落后;
虽然底盘调校依旧优秀,但隔音、滤震这些优势,已经没那么“遥遥领先”;
还有最现实的一点:油耗高、保养贵,开着“不累心”,但也“不省心”。
但话说回来——奔驰E级从来都不是靠“花活”取胜的。
它的核心竞争力,依然还是那个字:稳。
而这种“稳”,从来不是一句形容词,而是写进了奔驰E的骨子里。
就拿它最拿手的底盘结构来说,虽然用料未必比国产新势力更高端,但调校功底确实高出一截。
你一试驾就能感受到:
无论是城市烂路,还是高速变道,它的悬架都能稳稳托住车身,干脆而不生硬、柔和却不发飘。
那种“越快越稳、越颠越不晃”的底盘质感,放眼整个30-40万级市场,真没几台车能做到。
再看动力系统,依旧是那套熟悉的2.0T发动机 + 48V轻混 + 9AT变速箱。
虽然账面参数不炸裂,但胜在成熟、顺畅、耐用。
起步轻巧、几乎无顿挫;高速超车从容有余,变速箱响应快、降挡逻辑也聪明。
说它“激情澎湃”不现实,但你真开上它,只有一个评价:舒服、顺滑、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奔驰就是“车身溃缩设计”的发明者。
而E级更是全系标配高强度车身结构,加上奔驰引以为傲的PRE-SAFE®预防性安全系统,它的安全性是极好的。
说到底,虽然它不够炫酷,也没有科技感,但作为“底子”非常扎实。
总的来看,如果你不那么在意科技感和智能化,这个级别的车型里,奔驰 E 依旧是最好的选择,可能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