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朔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展示了朔州在农业农村工作方面的亮眼成绩,并披露了2025年的宏伟工作计划。其中,“打造30个精品村、230个升级村”的目标备受瞩目,引发广泛关注。



回顾2024年,朔州农业农村发展成绩斐然。粮食生产实现重大突破,播种面积达414.87万亩,总产量达25.93亿斤,单产625斤,三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应县、朔城区、山阴县、怀仁市成功跻身全国粮食产能重点提升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朔州力量。与此同时,朔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07元,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在产业发展上,朔州特优产业发展迅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超1800家,形成了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态势。乡村建设也在加速提效,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12公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166公里,不仅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更为乡村旅游和农产品运输打通了“快车道”。260个精品示范村和提档升级村的打造,让朔州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朔州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朔州乡村蔚然成风。

展望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朔州农业农村工作将围绕多个重点方向展开。

粮食安全仍是重中之重。朔州将实施单产提升、耕地提质等七大工程,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13.18万亩以上,产量超25.92亿斤。通过科技赋能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在产业发展方面,朔州将坚持“特”“优”战略,推动农产品加工向集群化、品牌化迈进,力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227亿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整合资源、培育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让朔州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乡村建设将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全力打造30个精品村、230个升级村。这些村庄将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全面升级,成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典范。同时,朔州还将推进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乡村绿色发展,让朔州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

深化农村改革也将成为工作重点。朔州将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深化土地延包试点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保障承包地稳定,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确保农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在发布会的记者提问环节,朔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就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保障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回应了社会关切。

此次发布会传递出的信息表明,朔州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乡村全面振兴。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朔州将在粮食安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正在朔州大地徐徐展开 。未来,朔州的乡村必将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