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强信心 亮举措 促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八场,介绍“服务青年就业、促进民生改善、保障宜居安居”系列政策措施总体情况。
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等6部门,研究出台了“服务青年就业 促进民生改善 保障宜居安居”等12条政策措施,多措并举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运行,更好发挥住房保障民生的积极作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其中,提高住房“以旧换新”置换成效方面,鼓励国有企业及各类市场主体收购个人二手住房推进以旧换新,打通一二手房市场联动链条,为市民“卖旧房、买新房”搭建平台、拓展渠道,让市民“卖旧更自如、置换更灵活”。对于主体收购个人二手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或长租房的,由市级财政给予每套3万元的一次性收购补助,由新建商品住房所在区(市)给予收购贷款连续5年、每年2%的贴息补助。
青岛市深化住房“以旧换新”政策的主要出发点是什么?参与这次“以旧换新”活动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对老百姓有哪些利好,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参与?
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管方略对该项政策进行了解读。他介绍,目前青岛市二手房交易需求旺盛,很多市民想要“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但可能会遇到旧房难卖、交易时间长等问题。去年6月,青岛市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实施住房“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重点支持开发企业实施住房“以旧换新”。
他说,这次对政策进一步深化,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鼓励国企等实施主体收购符合条件的二手房,服务市民卖旧房买新房。主要出发点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是支持市民改善居住条件,二是推动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既缩短二手房交易周期,帮大家减轻换房压力,又盘活存量房资源,用作保租房或长租房等用途,为青年人、新市民等提供稳定租赁房源,实现“改善居住”和“民生保障”的双赢。
参与本次“以旧换新”活动主要看两个条件:一是旧房要求是成套住宅,按房产证竣工日期计算房龄不超过20年,产权清晰、能正常交易,周边交通便利,医疗、教育、生活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二是新房总面积或总价要高于旧房,满足改善需求。
本次“以旧换新”政策能够为市民带来多项利好,一是收购价格更加透明,旧房价格由3家专业机构独立评估,取中间值定价,防止价格虚高或压价,如果换房市民对价格不满意,可以根据自愿随时退出。二是旧房出售更加便捷,省掉中介费用,减少看房、议价等诸多环节,被收购旧房款直接用来买新房,快速满足改善需求;三是买卖方式更加灵活,既可以“卖一换一”,也可以“卖多换一”,还可以跨区(市)换购,实现“实施主体全市通收、换房市民全市通购”。此外,旧房收购后作为租赁用房,也能增加稳定、可靠的租赁市场房源供给,让更多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
从2025年5月6日起,广大市民可以登录青岛市住建局官网(https://sjw.qingdao.gov.cn/),进入“住房以旧换新”专区填报信息。系统会联动新房认购、旧房评估、价格确认等环节,确保交易安全。政策试行一年,今年计划收购房源不少于1200套,有需求的家庭建议及时关注。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薄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