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直有种朴素的观念,即“养儿防老”。
从计划生育的实施,到如今二胎、三胎的开放,让如今的社会既有独生子女家庭,也有多子女家庭。
对于这两种家庭,哪种更好一些呢?
其实并没有定论。
就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小时候不存在父母偏心谁的问题,但也缺少一个从小到大的玩伴。
就多子女家庭而言,家里比较热闹,有个真心希望你好的兄弟姐妹。
但是,如果家庭情况本来就不好,孩子越多,家庭的负担越重。
有人说,到了晚年才发现,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可能比多子女家庭的老人更幸福一些。
独生子女老人更加富有
实际上,人到老年,无论是有一个孩子,还是有几个孩子,都抵不过兜里有钱。
那么,为什么说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更加有钱呢?
一方面,当年贯彻计划生育的时候,城市里的家庭大多是坚持执行,很少有偷偷生几个的情况。
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而言,一直崇尚着“多子多福”的观念,多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国家也考虑到了农村的情况,因此对农村的政策有所放宽。
比如,有实际困难的,可以生两胎。这里的“实际困难”,指的是头胎生了女孩,还可以批准再生一胎。
因此,真正落实独生子女政策的,大多是城里人,家庭条件本来就更好,也有完善的医保、社保。
另一方面,人们都将孩子称为“四角吞金兽”,并无道理。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都可以堪比一套房的首付。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中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把一个孩子养到成年,平均花费为53.8万元。养到本科毕业,则需要花费68万元。
多一个孩子,便意味着多一份开销。虽然对于农村而言,对孩子的金钱投入并不多。
但将每个孩子养到大学毕业,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让原本拮据的家庭剩不下一点存款。
而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本就处于社会的中上收入群体,又只养育了一个孩子,自然能存下更多的钱。
多子女的家庭,父母的养老问题就全部押注在了几个孩子身上。
如今,“逃离原生家庭”的话题在年轻人之间十分盛行。
在经济更加拮据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患上心理问题。
一篇发表在《科学》上的研究表明,穷人更容易受到精神疾病的威胁。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往往被忽视,因为就算他们觉得内心不舒服,也会因为贫穷而选择不去进行心理咨询。
研究人员发现,低收入群体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的概率,比高收入群体多出1.5-3倍。
对于孩子来说,当他们发现到父母生孩子只是一项投资时,很难说还会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抱有什么感激之情。
老人带孙子更加省心
在我们的传统中,几乎默认了老人要帮儿女带孩子。
我们都知道,带娃甚至比上班还累。上班的时候,有个明确的任务目标,完成了就结束了。
甚至趁老板不注意的时候,还可以心安理得地偷一会闲。
然而,带娃却不一样,这要求家长的注意力24小时都在孩子身上。
对于孩子来说,总会有很多潜在的危险,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
稍微看一下手机,孩子就可能不小心碰到头。
尤其是越小的孩子,完全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呆着,必须有家长在旁边看护。
甚至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能休息,孩子总是会半夜哭。
人进入老年之后,往往会出现各种慢性病和疼痛,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安心修养,而不是帮忙带孙子。
对于多子女家庭的老人,给谁带孩子,就是个问题。
如果只帮一个孩子带,那么其他子女肯定心里不开心。全都帮忙带,身体必然吃不消。
研究表明,当老年人过度劳累时,不仅会诱发身体疾病,还可能出现心理上的不适。
对于老年人来说,什么都比不上一副好身体。毕竟俗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
总而言之,在养老金和身体健康这两个方面,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比多子女家庭的老人更加幸福。
不过,无论是哪种家庭,都有好有坏,需理性对待。
-The End - 作者-猫头鹰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