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澳大利亚工党和联盟党近日都宣称,计划终止将达尔文港租给中资企业岚桥集团的99年租约,在澳国内引发争议。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8日报道,澳大利亚前北领地总检察长约翰·埃尔芬克为这份租约进行辩护。他指出,达尔文港租约给当地带来了诸多实在利益。2015年,北领地政府将达尔文港以99年5.06亿澳元(1澳元约合4.43元人民币)的租金租给了岚桥集团。埃尔芬克表示,这在当时缓解了北领地政府的债务危机,使政府能够“将资金投入到北领地的项目建设中”。
时间回到2015年,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正为达尔文港的发展犯愁。港口设备老化,亟须更新换代,可当地政府的资金却捉襟见肘。联邦政府当时看来也没有大力投资达尔文港的打算。在这样的背景下,北领地政府决定通过公开透明的国际招标,北领地政府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投资者,共同推动达尔文港的现代化建设,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增长。最终,中国岚桥集团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以5.06亿澳元的价格获得了达尔文港长达99年的经营权。
达尔文港(资料图)
这近十年间,岚桥集团一上手,对改港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与改造,港口的运营效率和吞吐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澳大利亚北部地区与亚洲市场的贸易往来。而该港口的年到港船舶总吨位从收购初期的1600万吨,增长到目前的 3000 万吨 ,成为澳大利亚北部关键的国际贸易枢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中国企业的努力,达尔文港根本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到了2021年,事情开始变得复杂。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宣布,对达尔文港进行一项国家安全方面的审查。起因是港口靠近美军基地,一些官员认为需要重新评估它的战略意义。尽管最终审查结论是“没有必要取消租赁合同”,但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议论。很多报纸开始刊登一些质疑的声音,说战略港口掌握在外资手里。一时间,达尔文港成了公众讨论的焦点。这种氛围让人觉得有些突然。几年前还被当作经济复苏的案例,如今却变成了安全疑虑的象征。
驻澳美空军基地(资料图)
其实很明显,澳政府要赶走中国企业的主要理由就是美国。达尔文港距离美军陆战队轮驻基地仅仅15公里,美军在这个地方部署了6架B-1B战略轰炸机。这可是美军威胁中国的“双锚”战略前沿基地之一,另一个锚就是日韩基地。五角大楼2024年“印太战略”报告明确将达尔文港列为了“关键补给节点”,并承诺为澳方收回港口提供3亿美元军事建设的资金。岚桥集团没有任何军工背景,只是美澳自己心里面有鬼而已。在美澳的狼狈为奸下,“国家安全”彻底沦为了单边霸凌的遮羞布。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针对澳大利亚呼吁出售由中国公司控制的达尔文港,以使其脱离中国的所有权。中方有何评论?林剑表示,我们注意到了有关报道,我们敦促澳方切实为中国企业在澳投资运营提供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不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不要把正常的商业合作政治化。
澳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资料图)
就在此前不久,澳大利亚当局称,正在密切监控一艘中国科考船,该船搭载深海潜水器,近期穿过澳大利亚南部水域。澳大利亚一些分析人士称,这艘船有军事目的。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当天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有关问询表示,中方一贯按照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在相关的海域从事正常的海上活动。希望澳方正确看待,不要疑神疑鬼,妄加揣测。
澳大利亚目前是在霸权体系中的定位迷失了。其既想维持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又不愿放弃中国市场的经济红利;既试图扮演“印太平衡者”角色,又难以摆脱选票政治的短期导向。这种战略骑墙在单极秩序松动时代愈发难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