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4、5月间,薄一波受到党中央的委托前往南方视察。
在广州期间薄一波听到有人反映华南分局一些领导同志,在使用干部方面存在一些地方主义倾向,甚至有的同志认为叶剑英是带头搞地方主义的。
对于这件事情,薄一波也找到了叶剑英了解情况。临别时,叶剑英向薄一波提出一个请求,希望他能够将眼下的情况向党中央进行汇报,将事实弄清楚。
薄一波回到北京后,也是向毛主席讲述了自己这一趟的所见所闻。毛主席听到则言:“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薄一波坦言道:“我认为叶剑英同志去广东后,他对当地干部的使用是公正的,不存在厚此薄彼的情况……”
这一切都得从叶剑英调往广东任职谈起。
1949年7月的华南,叶剑英收到组织上的通知,说毛主席要找到谈话。
叶剑英收到这个通知后,便立即乘坐吉普车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毛主席见到叶帅后,立即放下手中的铅笔,起身和叶帅握手,笑着说道:“几百万人的父母官,快请坐,快请坐。”
叶帅同样笑着说:“哪里哪里,我只是为人民服务而已!”
一番笑谈过后,毛主席便说起了正题:“我这里有一项新的、繁重的任务等着你去完成呢!”
叶帅听后回答道:“请主席吩咐,我一定保质保量完成。”
毛主席随后便给叶帅讲起了解放华南的诸多事宜。在毛主席看来,华南的局势很复杂,所涉及的方面很多,需要派一位工作能力强且稳重的干部去主持大局。
叶剑英在得知毛主席的意思后,并没有拒绝,他也非常想要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作出点贡献。
1949年8月1日,叶剑英被组织上任命为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前往华南工作。后来随着广东解放后,叶剑英开始担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
我们都知道叶帅是广东梅县人,广州是他长期从事革命的地方。这一次,叶帅重回广东,并且成为家乡的父母官,他内心无疑是激动的。
在叶帅看来华南地区解放较晚,各方面情况复杂,想要将工作打开局面,那么广州的工作便是重中之重。
叶剑英来到广州后,先是接见了各方面的代表,了解情况,并因地制宜颁布了种种政策。由于有领导接管北平的经验,叶剑英各方面的工作展开都很顺利,社会秩序得到了稳定,人民开始了正常生活。
随着社会治安好转后,叶剑英便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城乡建设以及经济建设上。由于美蒋对新中国的封锁,新中国想要有所发展,需要大量的橡胶。
为此,叶剑英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华南部分地区建立橡胶基地。总而言之,在叶剑英的带领下整个广东地区的形势一片大好,多次受到党中央领导的称赞。
不过正当叶剑英在华南地区大展身手时,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他始料未及。
当初广东解放时,去全省的干部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广东省地下党出身的干部,一部分是坚持在华南斗争的东江纵队的干部,还有一部分是解放军南下的干部。
在工作过程中,南下干部与广东的地方干部因为土地改革的问题,从而有了不同看法。那时“三反五反”运动在全国展开,广东省的一些情况引起了党中央的注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薄一波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来到南方视察工作。薄一波也是走访了不少地方,听取了不少同志的意见,尤其是一些同志反映华南地区存在“地方主义”。
薄一波回京后,也是向毛主席进行了汇报。毛主席也是询问了薄一波的意见,薄一波表态道:
不能因为叶剑英是广东人,使用了广州干部,就说搞地方主义。
对于薄一波的这个看法,毛主席也是非常认可。为此在某次会议上,毛主席也是谈起了这个问题:
叶剑英同志在华南工作是有成绩的,他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责任,更不能说他是搞地方主义的头头,大家要理解他……
尽管如此,叶剑英还是华南分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自我批评,承担了“未能及时发现”的领导责任。
叶剑英元帅在这件事情的做法,令薄一波同志很是敬佩。
1954年10月,叶剑英奉命调回了北京,走上了中央领导岗位。那时薄一波在国务院工作,两人见面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在往后岁月中,薄一波和叶剑英也是共同经历了许多事情,两人之间的革命情谊更加深厚。
1984年叶剑英病危,薄一波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来到西山看望。看着叶帅那憔悴的面容,薄一波脑海中也是浮现出两人相处的一幕幕……
走出病房后,薄一波内心感慨万千,叶帅的子女让他写点什么,薄一波提笔写道:
他对人们,从浑厚中透出侠义气,人们对他,从亲爱中露出敬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