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9时,马龙区通泉街道启秀社区的“零工驿站”内人头攒动,前来咨询岗位的务工人员络绎不绝。随着当地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这个扎根社区的“小驿站”正化身连接用工方与求职者的“就业直通车”,为破解用工难题、激活“家门口经济”提供创新解法。
“小驿站”里的“大民生”,精准匹配托起就业希望
“叮——您有新消息!”社区居民张召莲手机一震,务工微信群里弹出一条工作提醒。一年前,一场突发疾病夺走了家中顶梁柱张召莲丈夫的生命,留下了3个未成年孩子,其中最小的仅3岁。失去主要经济来源后,张召莲陷入了“既要照顾幼儿、又要支撑家庭开支”的双重困境,一度愁眉不展。
社区“零工驿站”工作人员获悉情况后,迅速启动“精准帮扶+岗位定制”服务,一方面安抚家属情绪,为其申请临时救助;另一方面结合实际需求,与辖区超市对接协调,争取到一个超市理货员的弹性工作岗位。如今,张召莲每月能获得3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既能看着孩子长大,又能照顾家,零工驿站真是帮了大忙了!”她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基层就业服务的“微枢纽”,启秀社区“零工驿站”自3月份运营以来,已累计向周边商超、企业、种植基地输送了四批务工人员。通过建立涵盖3300余人的“零工库”电子档案,配套线上招工群实时对接,创新推出“群众点单、驿站派单、企业接单”的“三单式”服务,尤其是针对就业困难群体量身定制就业岗位,让“小驿站”成为托起民生幸福的“大舞台”。“我们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让文化程度低、照顾家庭的妇女、大龄求职者等群体都能在家门口找到合适的工作。”通泉街道启秀社区党委书记阮国仓向记者介绍。
田间地头的“流动服务站”,四季无闲田,就业不断档
同一时间,在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金丝皇菊加工厂里,50岁的刘春焕熟练地将饱满的花朵装进包装袋。“以前农闲时只能在家闲坐着,现在驿站把招工信息直接送到田埂上,在大棚里种植完蔬菜又能接上金丝皇菊种植、打包的工作,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有钱赚!”她摘下遮阳帽,擦了把汗笑着说道,这已是她今年通过零工驿站推荐从事的第三份季节性工作了。
针对当地农业“种植采摘期用工集中、平时闲散”的特点,零工驿站变身田间地头“流动服务站”:驿站管理员定期深入村组摸排农户就业意向,同步对接周边种植基地、养殖合作社,根据农时推出“采摘工、包装工、电商客服”等“短平快”岗位,让村民在农忙之余实现家门口增收,做到“四季无闲田,就业不断档”,让村民“摘着果实、接稳保障”。
驿站虽小,却连接着民生。随着越来越多像张召莲、刘春焕这样的群众在家门口端稳“就业碗”,马龙区的零工驿站正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供需精准匹配、服务延伸触达”的就业服务网格。下一步,马龙区将整合更多资源,“让“零工库”升级为“人才库”,不仅解决“当下就业”,更着眼“长远发展”,让劳动力留得住、用得好,让家门口的土地既长出“金果子”,更结出“幸福花”。
▍内容来源:马龙区融媒体中心
▍综合编辑:马龙生活网(转载请注明)
注: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删除处理。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