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6日讯 4月15日至17日,第十三届绿色瓜菜菌博览会(莘县)举办,吸引全国650多家瓜菜菌领域企业、合作社等齐聚莘县,参展内容覆盖现代种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资等农业全产业链条。活动现场,一批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让人眼前一亮,集中展现了农业现代化的最新成果。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莘县作为“中国香瓜之乡”,近年来不断在种子攻关上实现突破。博览会展厅内,一款模样奇特的“小丑瓜”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别看长得丑,吃起来是真好吃 !”莘县存豹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裴存柱告诉记者,这是他们自主培育的香瓜新品种,取名为“冰麒麟”!
说罢,裴存柱现场切瓜,随机测糖,测出糖度为17.3,“这款瓜的成熟期是40天,我手里拿的这个是36天的瓜,到了40天的话,能达到20个糖以上!”裴存柱说,这款瓜除了好吃,还有许多优点,比如,不烂瓜秧、不裂瓜、货架期时间长,“这个瓜,放俩月都不会坏!”
聊城是农业大市,也是育苗大市,仅莘县全年育苗量就达到19亿株。近年来,当地已实现“育苗不用种子”,通过组织培养、植物克隆等高科技农业技术,打破种苗培育的季节限制,实现全年规模化量产。展厅里,一排排装在玻璃罐里的幼苗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我们做的组培苗。”聊城市农业科学院组织培养技术中心负责人、高级农艺师张伟告诉记者。
这种育苗技术,不需要种子,也不需要土壤。“我们从植株上取它的茎段,比如说叶芽或者顶芽,通过在实验室里处理,消毒或者杀菌,移栽到这个培养基里,培养基里面含有各种激素和营养物质,它从瓶内就能生根发芽,生根了之后就可以从瓶里取出来,在穴盘里驯化,最后移栽到大棚种植。”张伟介绍,相较于传统育种来说,这种育种手段速度更快,育苗周期短,四季都可以生产,一株苗在一年可扩繁到10万株左右。
莘县发展设施农业已有30多年,现有蔬菜大棚32万亩,随着初代大棚逐渐老化,当地启动大棚改造提升行动,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全面提升蔬菜生产环境。现场展示的当地自主研发的智能温室管理系统,集智能放风、智能卷帘等于一体,手机就能远程操控,大大节省人力。
“以往种植户种棚,并不是很注重温度和湿度的管理,对此,我们专门研发了这套智能放风设备。”山东链云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李伟玉告诉记者,如果蔬菜大棚发生闷棚事件,棚内温度过高,会对作物造成严重损失,而这套智能系统通过物联网,可发出高温报警,系统自动给农户拨打电话提示放风,而农户不论在何地,简单操作手机,就能完成放风,简单便捷。
从博览会看莘县蔬菜,是一幅农业现代化的盛景图。如今,莘县瓜菜菌播种面积超过100万亩,年产量达520多万吨,规模均居全国县域之首。
闪电新闻记者 左新新 程运洋 张思琦 聊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