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一支支彩色画笔在纸上飞舞,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世博画卷徐徐展开……4月16日上午,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四川活动周“童心向世博”校园宣讲专场走进了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在活动现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李琳莉用一堂别开生面的“世博公开课”,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感受世博魅力。


活动现场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本届世博会,中国馆又站在了C位。”在课堂上,李琳莉指着屏幕上的中国馆设计图,用孩子们熟悉的校园面积作比:“相当于10个我们学校这么大,同时也是本届世博会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

“中国馆有119句诗词名篇,用五种书法刻在建筑上。”“馆内将展示数字敦煌飞天,就像在太空看地球!”课堂上,李琳莉用一个个鲜活的细节,把“中国馆”搬进了教室。“四川作为首个举办活动周的省份,你们的画可能就是中国馆的第一张名片!”


活动现场

李琳莉的话点燃了孩子们对于世博会的创作热情,在场学生们纷纷讨论起来:有要将四川火锅加入画作中的,也有将川剧作为创作灵感的,还有小朋友提出可以展示三星堆以及金沙文化的相关内容,向世界展示大美四川。

“我把中国和日本用一座桥连起来了。”小朋友袁文艾向记者展示她的作品。在这幅充满巧思的画作中,左侧的中国板块用古风建筑展现传统文化,右侧的日本板块则描绘了日本建筑以及樱花:“世博会就是要让不同文化手拉手。”

四年级的张刘秋蔓用了更童趣的表达方式,在她的画作上,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正和樱花精灵手拉手跳舞,周围飘满写着各国文字的气球。“我在熊猫基地看到樱花飘落时就有了这个灵感。”她告诉记者“列车上的寿司和小笼包代表中日小朋友可以分享美食。”

小朋友陈一则在画作中加入了电池和新干线的元素,代表着日益强盛的中国。“孩子们的创意确实超乎我的预期!”谈起学生们的表现,李琳莉难掩兴奋。在观看完世博相关资料后,学生们不仅对参赛规则等“硬性要求”提出疑问,更迸发出天马行空的创意构思。“有个学生把作品定义为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画面中成都的熊猫占据C位,一边是哪吒,一边是龙猫,这种跨文化表达既新颖又充满地域特色。”


活动现场

“我相信这些作品在世博会上一定会大受欢迎。”李琳莉表示,孩子们的童心与此次活动的主题完美契合。“他们用丰富多样的方式呈现创意,这种温暖人心的感染力是很多冰冷的技术展示无法比拟的。”她告诉记者,这些充满童真又不失深度的作品,能让世界看到四川成都的美好。

“这些作品将经历三轮评选。”活动负责人透露,除了专家评审,大众可以通过封面新闻APP投票,据悉,优秀作品将参与全省评选,最终脱颖而出的画作不仅会在成都和大阪两地展出,还可能被制成世博主题明信片,成为传递四川童心的“文化使者”。据悉,最终入选的100幅作品将于5月初在成都预展,部分精品更将直送大阪中国馆现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