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场与自我博弈的修行,有人用文字凿穿现实的冰层,有人在虚构的废墟上重建记忆的巴别塔,更有人将未愈合的伤口炼成照彻他人的火把。
当三位写作者褪去“创作者”的标签,袒露笔尖之下的暗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故事的生成术,更是灵魂在语言迷宫中跌撞的轨迹。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写作心声吧!
疯狂,痛苦,骄傲,修炼 作者:娜呢
大家好,我叫娜呢,英文名是Nina,所以正反叫着都可以。感谢叶老师和戊然老师推荐分享写作的体验。
去年加入写作营,参加了两期疯写营和一期故事营。
过去很少练习文字,加入写作营就是奔着学习书写来的。实践疯写营的过程,确实挺疯的,是自己疯。写的很痛苦,别谈贴合主题,能写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故事营的体验更是疯狂,太难了。对于一个凑字数都难的人,我竟然有胆参加故事营,挺猛的。心里也纠结过,想要放弃,但是又不甘心,于是告诉自己,这是我的选择,选择了就坚持下去呀,也就不到一个月,相信我是可以的。
在专业老师的帮助,我开始知道故事是有框架,有前后,人物,场景等等的关系。虽然艰难,但仍然完成了一篇5000字的故事,特别骄傲自豪,我竟然可以写故事了,而且后续读的时候觉得还不错(可能是自恋)。
通过参加疯写营与故事营,我发现写作太好玩了,它让我有意识的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到自己的感受,从头脑,身体感觉层面,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也意识到自己文笔太差了,头脑中故事的画面,经常文字表达出来就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在故事营结束后,我立了一个flag,坚持写一年微练笔。
当然,任何事情开始都很不容易。每天都是琐碎的日常生活,写出来感觉挺无聊的,因为文字匮乏,来来回回很多重复的话。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思考写作的重点,刻意每天寻找一个最有感触的点去写。如果实在没有想要写的方向,可以写风景,毕竟风景永远看不完,也写不完。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开始可以觉察生活中有什么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周围发生的事情,自己个人的成长学习经历。其中成长学习经历是自己特别想要表达的内容,因为在三十八岁有了小孩之后,变成妈妈这个角色,内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开始深入去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了解自己的过程也延伸到对过往阅读经历的不同的体验,以往看不进去的一些书籍,像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百年孤独之类的经典作品。开始看到这些书籍底层都是对人性的描述,而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样本,这个样本也只有我自己可以去深入探索。
佛法、瑜伽里关于人,身与心的修炼,让我看到念头想法,情绪产生的纠缠的情感关系,以及心的欲望引发的身体的感觉、情绪的变化。
因为了解自己,对周围的人,孩子,关系变得更加清楚了,通过文字的梳理,形成新的体验,于是文字表达加深了对周围人事物的理解,形成一种互相促进的循环关系。
写作带给我与世界,内在的世界、外在的世界互动的深切体验,我开始真正明白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眼耳鼻舌身去感受世界,并且通过文字、语言表达出来,影响周围的人。
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 作者:春生
戊然老师说叶老师推荐我作为老学员分享,看到消息,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应。我居然陆陆续续泡在写作群很久了,写作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好像有点恍惚了,和最初的设想是不一样的。最初,来到新世界,兴奋,充满热情,以为可以开拓一片新天地,在这个地方收获一些不同的东西,填补我在生活中的失落。那种一瞬而起的光芒,可以掩盖很多东西,叫人目眩,我为了那个遥远的可能,孜孜不倦,写作会给人注入神力吗?
但后来我发现,并没有。某些时候,或许带来一些希望,但它还是要植根于生活,我在生活中没有真正的改变,写作怎么能自己里生长出力量呢?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
疯写营练习有一天是模仿,我想写老舍的《断魂枪》,于是想写一位太极拳师,守着祖辈流传下来的太极拳,真心真意教拳,传授真东西,在时代洪流里惨遭淘汰。要写拳馆在时代里的落魄转变,发现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我写不了,那些东西不能靠想象编造出来,怎么展现师父的真功夫,他如何通过看到一个人走路说话的状态,了知这个人的身体情况,内在状态,大约的性格特征,这需要具体的事例,才能展现;还有师父和徒弟们之间的互动,生意怎样走向惨淡,过程中尝试的许多方式,我很难写出来。既需要糅合对太极拳的理解,也需要加入拳馆人气转变的过程,有因为时代变化带来的挑战,也有拳师本身的固执不愿变通的宿命。人被架在生活里,最后还是被迫营生,走到线上,通过教拳直播带货。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教太极拳的,得的是真传,在拳上,在自己内心守中很通透,但是与时代的对接里,却没有办法圆融,通透,实现太极拳真正意旨,也就是对太极拳的悟道,也是在路上。但拳师的师父以及师爷境界则一个超越一个,师爷的拳馆开在全世界各地,师父的拳馆开在国内,拳师作为师父的一个分馆,开到闭馆,最后在线上教拳带货,走出了另外一条自己的路。
要写这个故事,对太极拳的理解,我不到位,其次拳馆生活中的那些细节,我很难写出来。没有细节,写不出生动的东西来,对时代的转变,我自己就很恍惚。诸如此类,一堆问题。然后我就发现,那就是我写作的困境,就是与生活脱节的困境。写到具体的人事物,非到生活里面去不可,要写的人物,他们的外在生活与内在心理活动是怎样的,没有近距离接触,深入了知,融汇于心,很难去呈现这个生动的有机体来。
我一直试图寻找方向,发现或许没有方向一说,就是在其中。在生活,就可有写。但人要是经常掉在虚空中,只通过想象,闭门造车,长期以往,自然空乏。
那天回听叶老师直播课,再一次听到建立写作知识库,我好像有那么一点,“叮咚”了一下,哦,未来有一个故事就等着我呢。现在没有,就积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经历什么,随手摘花便是,摘下来,放在一边,至于写不出故事,或者说没有想写的故事,是因为没到时候。这些储备,谁也不知道,哪一天,需要的时候,它自然可以拿出来用上了。
写作不是神奇的存在,是自身的外延,心脑手的外延,我不可能指望它带来什么,而是我赋予它什么东西。我若没有,不要指望它神来一笔,打开美好新世界,除非我的心自己美好,澄净起来,它才会笔下生花。
停止幻想,没有故事,那就练笔头。其他时候,体验观察生活的一切。
同时,另一个方面,我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能不能写下去,坚持下去。将我打倒的是,写的意义是什么?我曾经以为的抵达,存在吗,写就存在,它是带领我从来不管不顾一路走着的缘故,这个信念动摇对我的打击是很厉害的,是的,写就在。重新回答这个问题。没错,是这样。写就存在,在河流里。但是或许同时需要进入下一个步骤,有意识地积累素材,知识库,定期复盘,等到某个故事在心里发芽,那个时候能够融会贯通,该来的时候,它就来了。
或许是只管生活便是,写作是顺便提取出来,那生活的原貌。
跨出新手村作者:十一
[写作新手村非科学指北]
我膨胀了,我觉得我能得鲁奖。当然,这只是我不要脸的觉得。
自从通关以下副本,我觉得我可能要跨出新手村了。
新手村副本一:达成写作成瘾称号
在大洋彼岸,蛋疼的米国人做过一个行为实验。他们创作了两种洗车卡片,均是消费七次便赠送一次免费洗车。但不同的是,一张是从零开始盖章,一张是提前盖好两个章。也就是说,集齐所需要顾客前来的次数是一样的,但那个已经盖好两个章的卡片,完成率竟比从零开始的高50%。
那些米国人便分析,就因为他提前盖了两个章,让顾客有了一种“已经完成两个章”的错觉。而随着盖章越多,顾客那种一定要凑齐的决心就越坚定。
好吧,成瘾机制大概就这么简单,但如何套用在写作上呢?
反正我是跟着21天疯写营建立的写作习惯。逼着自己满卡一次,然后,以后就想着每天都得写点什么。似乎写作习惯自己就流动起来了。但人人不同,说不准,有人是靠着写出了一篇完整故事建立的,也有人是靠写日记建立的,反正都集了两颗星。
新手村副本二:达成无负担写作成就
没时间?没精力?环境太嘈杂?事情太糟心?会不会是先入为主,将写作想得太神圣?
办过健身卡或者游泳卡吗?刚开始几天可热情了,没过几天,便把卡丢在了抽屉里,等再有热情时,发现已过期。
现在想想,在你决定不去健身房时都想过什么?我想过。
今天要不要去健身房?上次练的胳膊疼,今天说要练腿,那明天上班走不走了路?今天天气有点凉,要不要在健身房洗个澡?今天天太热了,走在路上会不会满身汗?上次同一时间有个漂亮妹妹,我是不是也打扮一下……
似乎这里面一连串的问题,只要其中一个出现偏差,那我就会决定不去健身房。
我其实想说的,是在集那两颗星星时,不妨试试不要想太多,咔咔就是写,不要管写得好不好,不要管写得创新不创新,写多少字,也不要搞太多仪式感,什么焚一炉香,深呼吸,静坐静心,坐在桌前打开电脑什么的冗余动作,摸出手机就是写,拽张纸就是写。
再用个粗鄙一些的话,趁拉屎的功夫把今天的字码了。
新手村副本三:达成“合理评估自身能力”心态成就,完成“挣脱眼比手高束缚”任务
跑过步吗?是不是看别人跑得又快又远,还马拉松PB,极其羡慕?妄图跟上别人时,直接被别人拉爆?
别担心,我也一样。毕竟,这年头,能出来让你羡慕的,都做到了局部最优。我们只看到了结果,却没看到过程。
同理,别想着看了几本名家手稿就觉得自己行了,那都是成年累月练的。作为新手,我们应该合理评估自己能力,在现有水平下能写多好就写多好的心态下,找出主要问题,合理规避或改善。
写东西时,应该都有过一种情况。当然,不排除只有我有。那就是,觉得是个好点子,好引子,然后,不敢下笔。又是考虑结构,又是考虑语言,最后,这个点子一直都停留在还是个点子的程度,没有呈现。
这其实就是没有找准问题。就像刚开始跑步,最重要的不是跑步姿势,跑步速度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怎么跑下来。
其实有好点子时,最重要的是先把它写完,就算那玩意看起来像屎,但写出来,总比没写出来要强。写出来,起码那是你当时水平之下,能讲成的样子。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忠实记录,合理调整。
说不定,等你再多完成几个屎一样的东西后,再看那坨风干屎,它可能就有了雕琢的可能。
新手村副本四:击败“写什么”“怎么写”双煞,达成“自然流动”成就
人生经历就那么些,写一写感觉就没什么可写的了?
写什么,这是个大问题。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古往今来,那些笔杆子把能写的基本上写完了,毕竟人一辈子就那么些事,人和人也就那么些关系。
好在,前人所写,是他们那个时代环境下的那些事,我们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环境下的那些事。而且,事跟事虽然概述起来差不多,但不同的人,不同时代的人,自然有不同的行为动作。
就拿打电话来说,可能90后,就是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表示打电话。而10后,变成了伸出整个手掌贴在耳旁,表示打电话。事件是一样的,可是细节本身就天差地别。更别说,不同的时代、地域造就的人性格也不一样,社会情绪不一样等等等等。
咱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记录下来,建个素材库。
素材库这个东西,不信你去搜,但凡是个内容创作者,无论短视频、公众号、微博、电影、电视,应该都有。这些人无一不在搜集着一切能吸引眼球的,让人觉得痛痒难爽的东西。
若是觉得,这些痛痒难爽的搜集过于互联网思维,不符合文学作者的调性,那就再建个库,把你感兴趣的,让你有感触的人、事,都收到你的库里。
当然,还有人总说,自己就生活平淡,没那么多刺激的事,然后又说,没有细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没事,如果你通关了第一个副本,成瘾就能逼着你体验和观察生活。
读到这,已经到了最后一个boss。怎么写?
只要你通关前面所有的副本,那么怎么写,就很好攻克。技法、结构、表达、语言等等的玩意,没有标准答案。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
而且,这种信息最好收集,无论是买课,还是看书,甚至看短视频,都能找出一大堆理论。
但脑袋和手是有距离的,只有不断去练习,不断去尝试才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剩下的,交给时间,净效率时间。
你的写作之路是怎样的?
你有什么好的写作“偏方”吗?
欢迎到留言处与大家分享。
选购创意写作指南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