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天顶校区)2312班 雷雅茜

指导老师:朱可夫

夜晚时分,暮色深沉,人潮涌动,火宫殿外,古色古香的牌坊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庄重,如一位老者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在年味十足的南方小年那天,我与全家人一起随着人潮,终于踏进了这古老的大门,进入了那美食的王国。



刚踏入前坪那刻,一阵阵“滋啦”声便从不远处的油锅里传来。向来好吃喜吃的我看见黝黑的臭豆腐在热油里翻滚,母亲见到便很快帮我买来了一份。我端过那正冒着热气的臭豆腐,轻轻地咬了口,外酥里嫩的臭豆腐裹着辛而不辣的汁水竟瞬间在舌尖上跳起舞来。



就在我准备一阵夸赞它的味道有多意外时,爸爸笑着对我说:“小馋猫,我知道你要用你的话语形容它有多好吃吧?我还是说点你们不知道的吧?”呷了口茶后,历来喜欢安静的爸爸瞬间打开了他的话匣子:“这火宫殿啊,三个字可是字圣黄自元书写的,取自《周易》‘万物之始’一句。不过今天我们的故事还得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说起,那时候在长沙城里有个叫姜三爹的人,一经常推着他的臭豆腐在火宫殿售卖,用他独特的手艺征服了很多食客,很快就让臭豆腐从市井小吃成为了‘灵魂角色’....”说到这,不怎么吃辣的妹妹冷不丁地说:“爸爸,别说了,我饿了,我也要吃臭豆腐!”我们不顾人群哄堂大笑起来。

话说回来,这独一无二的口感,不禁让我想起长沙人“外表爽朗直接,内心柔软细腻”的特点,这不正如这碗碟中的一块块臭豆腐嘛,看似朴实无华,实则回味无穷。

吃完臭豆腐,我们接着往里面走去,古戏台附近似乎有动静。“是要开始唱戏咯!”旁边的陌生游客告诉我。妹妹拉着我的手朝戏台走去,只见一名身着戏服、略施粉黛的女子踏着小碎步用长沙官话唱道:“我这里将海哥,好有一比呐~”其实,我对戏曲历来是没什么兴趣的,不禁打了个哈欠,准备离开。顽皮的妹妹却一把拉住我:“姐姐,我要看!我要看嘛!”怕妹妹哭,又怕妹妹闹,我只好就近找个座位,抱着妹妹坐下,认真地看起戏来。后来,问过朱老师我才知道,那是我们湖南有名的花鼓戏《刘海砍樵》,这部戏曾在1984年时由湘籍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老师表演下一炮而红。



看戏时,台下时不时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我的思绪瞬间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那时候火宫殿里还供奉着火神祝融,香烟缭绕里,善男信女和今日游客般如潮水涌动,钟声鼓声从未停绝。直到妹妹示意我《刘海砍樵》结束了,我许久才慢慢回过神来。

穿过人群,我看见爸爸和妈妈正在寻找什么似的,凑近一看,我偶然才发现有工人们在脚手架上忙碌着,经过一番询问我才知道是如今又有新动作——火宫殿正在翻新改进。工人伯伯还告诉我,火宫殿的后院正在改造集市,未来还会有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文创周边呢!那略显斑驳的墙体在鲜红的颜料渲染下,仿佛赋予了它新的生命,这与长沙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相互映衬。

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上又有新演员走上舞台,一曲接一曲演起新剧来,我清晰听到有词唱道:“火宫殿的烟火,烧的是日子,暖的是人心。”是啊,这沸腾的油锅,古老的建筑,汹涌的人群,不正是我们城市的缩影吗?它用美食作为纽带串联起陌生人的联系,用戏剧文化传承着我们的魂。那一刻我似乎触摸到了长沙的脉搏,聆听到了城市的心跳:在变与不变之中,永远热烈,永远生生不息才是我们的常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