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三环斟茶员
一
4月15日晚,25款小鹏X9正式发布,售价35.98到41.98万,重点升级了座椅舒适、座舱便利和nvh,相比24款做到了“加量不减价”。注意,在内卷到极致的中国车市,加量的同时减价,其实才是常态。在国产供应商的快速发育大背景下,销量不振的企业需要断臂一搏,产品线丰富的巨头企业则对扩大市场份额的需求大于对利润的追求。种种因素推动下,中国新能源车的更新迭代速度已经跟电子产品差不多,但汽车毕竟不是电子产品,贸然降价不仅会让老用户感到“背刺”,也会加重新用户持币观望情绪。
如何兼顾老用户口碑、新用户信任和外部竞争需求,如何平衡利润、成本和销量,成了每个想要长久立足的车企必须严肃考虑的问题。大家的选择无非三类:
1、继续发挥经销商的中间作用,不官降但终端打折甚至骨折。
2、第一点玩到现在发现不太玩得下去,因为不官宣的话,到店客流本身就在急剧下降,于是开始推“一口价”,不装了,稍微调一调配置,简单粗暴直接降。
3、增加sku甚至直接新开同平台车型,拉低门槛或降旧补新。名义可以是“青春”“pro”“增强”“冠军”“荣耀”“GT”等。
和小鹏X9同一季同一周乃至同一天发布的车型就有不少选择方法3的。相比之下,小鹏X9显得像个异类。
二
不妨先回顾一下25款小鹏X9相比24款改了什么,以下按个人理解的重要程度排列:
1、零重力座椅和过道兼得
24款选装了二排零重力座椅就没有过道。25款通过重新开发50%以上座椅零部件,实现了默认配置下二排零重力和过道共存,并且该座椅有升级,宣称是与骨科专家联合研发,能提供行业最大指压按摩力度,比丰田埃尔法(参数丨图片)提高了51%以上,另外还配备了50瓦无线充。
此外,25款还实现了前排标配通风加热按摩,第三排座椅加热(24款没有)和儿童安全座椅接口,第三排座椅能调靠背且支持180°电动放平,方便一键收纳,能空出7.7平米,可容纳5辆自行车或一米八双人床的的“魔方空间”。
考虑到行政需求,25款还是提供了售价18000元的座舱升级套装,一二排从普通真皮座椅升级到无铬鞣全粒面nappa真皮座椅,按摩从10点升级到靠背和坐垫都覆盖的16点按摩,并提供有18向电动调节、更宽更豪华的二排座椅——不过这么一来二排过道就又没有了。
2、nvh
何小鹏宣称进行了58项隔音优化,如增加了46处吸音棉、32块腔隔断,投入了5000万专项nvh投入。最后实现了静态比丰田埃尔法低1.6分贝,车速60码时低 4.9 分贝。25款X9在120码时速下车内噪音仅58分贝——当然,这是行驶在比较理想的路况上,最大化抑制了胎噪。不过此前很多人对24款nvh的诟病主要是风噪,这次的的提升算是对症下药。
3、车内220v电源插座
增加在二排右侧。
4、前排增加电吸门
25款X9如果选装8000元的20寸轮毂,会默认搭配劳斯莱斯同源的动态定轴悬浮轮毂,就是行驶时轮毂上的logo不随车轮转,但是24款X9上的劳斯莱斯同款隐藏雨伞收纳位,在25款上欠奉。不知是不是因为前排上了电吸门,电机构件占用了原雨伞收纳位置。
5、全系取消激光雷达,标配同等的小鹏纯视觉图灵AI智驾,支持指尖拖动无车位泊车等。
6、AI大模型优化底盘调校,宣传6D防晕车,提升操控,侧倾俯仰垂向振动抑制等方面,比拉过来作对比的丰田埃尔法提升20%~50%不等。
即使是MPV,动态驾驶体验也是很重要的,这条没往前放,是因为24款小鹏X9的底盘素质就很不错,硬件基础和25款一样,有双腔空悬+cdc和后轮转向,所以这个应当属于软件OTA,新老款同享。
7、续航略微优化,压缩机冰箱电耗略微优化且能语音开关,空调防直吹略微优化,后排屏色域提升10%,增加莱茵护眼认证。
8、新增6款配色,增加舱内软包面积。
以上是用户能明显感知的部分,还有部分是用户不太感知得到的,小鹏官方宣称进行了496项升级,35%设计和零件焕新。
不过与此同时,还必须指出,有一些24款X9上没有的配置,有外界质疑声或用户呼吁,但25款上还是没有。
1、HUD
2、方向盘电动调节
3、电容感应方向盘
三
25款的改与不改,是否很好地兼顾了用户感受和车企控本,此处做详细分析。
1和2、座椅与nvh,是25款和24款最大的区别,硬成本较高,用户体验大加分。
3、车内220v电源插座,可以直接插三孔、两孔电器,不需要再转接,略微增加成本,用户体验纯加分。
4、电吸门,一部分用户很在意,认为无电吸电动无豪华,一部分用户无感,认为甚至会增加儿童夹手风险。李想曾经分享过,电吸门后装成本5000,但是bom成本其实是500左右,理想产品负责人汤靖(老汤哥)解释50万的理想mega为什么不上电吸门,是为了碰撞分数考虑。所以电吸门属于增加成本,满足了一部分用户。雨伞槽其实很实用,但很多人感知不明显,舍弃掉也有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这一块属于增加了硬件成本,提升部分用户体验和情绪价值。
5、取消激光雷达,对车企一个很大的价值是降低了硬件成本,甚至有数千元之多(这对于车企降本来说是很大一笔钱了)。用户的体验实际上不会有差异,因为既然小鹏已经选择了和特斯拉一样的纯视觉智驾路线,就算保留激光雷达也是摆设。不信任视觉路线智驾的,大抵上不会选小鹏的车,或者不用智驾,非要激光雷达的,有其他品牌智能车可选,所以这一条也没什么可诟病的。
6、属于企业软件研发成本,用户体验纯提升。
7、硬成本略增加,用户体验纯提升。
8、新增的颜色里,星舰灰要加8000元,其他色免费。软包面积提升,用户体验纯提升。
24、25款都没有的配置:
1、hud
hud同样属于一部分用户非常重视,视为豪华标签,另一部分用户无感,甚至反感它即使关了也可能会给前挡玻璃增加反光的配置。
hud会明显增加硬件成本,不仅包括hud设备的成本,配hud的高配就要配成本更高的前挡玻璃,提供选装的话,意味着驾驶舱、前挡风都要有两套设计、两套配件组合、两套测试成本。如果连选装都不提供,意味着增加了单一采购量,减少设计量、测试量,能显著降低成本。
2、方向盘电动调节
不说30万以上的X9,方向盘电动调节这个配置,在十几万的国产车上基本上标配。
但是小鹏就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p7+和X9都没有电动调节(有趣的是,25款小鹏G9上有电动调节)。
方向盘电动调节,有两个价值,1、多人用车时能一键切换驾驶坐姿,座椅方向盘后视镜联动调整。2、主驾便捷进入。X9作为一台MPV,驾驶者身高再高腿再长,也不像低矮的轿车一样存在出入卡腿可能,所以唯一的价值就是多人用车一键切换。这个节省能降低一些成本,经常换人开的家庭会降低体验。
3、电容感应方向盘
电容方向盘的主要价值是智驾检测时,手搭方向盘就能感应,不需要隔一段时间微动方向。支持电容方向盘的人认为它更方便,不支持的人则认为对智驾分神的提醒变弱化了——但值得一提的是,小鹏25款G6、G9,以及P7+都有电容方向盘,品牌内最贵的25款X9没有。这个降本就比较一言难尽。
总体上来说,25款的升级和成本取舍是到位的,用户感知最明显的座舱舒适便捷,以及24款相比竞品(mega、极氪009)的静谧性短板,在25款上都得到显著提升。在控本问题上,也没有控出硬伤——除非是非常在意hud、电调电容方向盘的用户,没有这些会放弃X9这款车。
在30万以上新能源车领域,“升级”这个词有时候意味着取舍。这就像24款x9选择了后轮转向,提升转弯半径和操控,牺牲了部分后备箱空间,而24款mega选择了后备箱空间,不上后轮转向。经过调研,小鹏发现中央过道对购买比例更高的家庭用户更常用,所以25款的x9二排座椅升级,依然是必须提供过道,更豪华更宽但牺牲过道的座椅作为行政向选装。
可能是之前吃过亏,新世代的小鹏,在配置选择、sku规划上,差不多属于最简单、最能精打细算兼顾性价比的品牌之一。25款小鹏x9的sku只按电机电池来区分,35.98万的低配是单电机后驱+94.8磷酸铁锂,37.98万的中配是单电机后驱+105度三元锂,39.98万的高配是双电机四驱+105度三元锂——其他所有操控与舒适性配置都一样。如果要选8000元的20寸悬浮轮毂、18000元的豪华座椅(牺牲二排过道)、8000元的车漆,那可以打包一个41.98万的星舰版。
除了在利润和成本上作取舍,车企实际上也要在目标人群、服务资源上做取舍。
公允地说,加量不降价的25款小鹏x9,相比竞品(尚未换代的)理想mega、极氪009有着明显更突出的性价比,如果依然觉得它卖得贵,那么大概是对小鹏品牌有看法。对这样的人群,小鹏其实无论付出什么样的诚意,对他们而言也是将就——与其如此,不如一别两宽。
还有一部分人群,是对纯电MPV这个品类存在疑虑,而选择了燃油或插混/增程的腾势D9、岚图梦想家、别克GL8,对这一部分人,是以后增程版X9争取的目标,纯电X9有助于树立基础的舒适和驾控体验口碑。纯电X9的加量不降价,也可以为电池成本低很多的增程版腾出空间。
最后还有一部分人群,是对国产品牌不信任,或圈子中不认可国产品牌,因此高低也不会选X9,那么这一部分用户不是产品力或定价能够教育的,这是中国任何一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不在小鹏努力范围之内。
小鹏也确实很理智地选择了服务它所在意以及最在意它的人群——小鹏的老车主。
四
24款小鹏X9累积销售出两万多辆,为了不让他们有“背刺感”,何小鹏宣布对老款X9提供“硬件OTA”:
1、24款X9可限时付费12000升级至25款的过道版零重力座椅。
2、24款X9可升级静谧性套装,免费。
如前所述,25款相比24款,最重要的提升就是二排座椅以及nvh,这个“硬件OTA”,属于升级到了刀刃上,痒痒挠到了老车主心尖尖。
实际上,小鹏的“硬件OTA”早有传统,早期小鹏P7用的芯片820A,可以通过参2024年小鹏官方组织的“众筹”,升级到8295,智驾芯片也可以付费升级到orinx x2。24款X9刚发布时,副驾座椅是没有按摩的,后来官方听取用户声音也主动推出了硬件OTA,提供了按摩功能。
在昨晚的X9发布会上,何小鹏还宣布了G6、G9老款车主的硬件OTA计划,流媒体后视镜和电动遮阳帘。
考虑到车辆置换成本、二手残值、后改装市场的报价,小鹏“硬件OTA”的定价是合理的,这意味着该项服务可持续,或许它将变成小鹏的一个品牌标签——笔者对此乐见其成。
对老车主负责,在当下卷到顾头不顾腚的中国车市,是一种十分稀缺的态度。笔者作为小米su7车主,就非常遗憾su7的外后视镜没有防眩目和盲点灯,而且首批su7座椅(尤其主驾靠背)填充偏薄,后续的座椅不声不响增加了厚度和发泡度(璀璨洋红展车的提升尤其明显)。给外后视镜换上带防眩目和盲点灯的镜片,花不了多少钱,座椅填充加厚,乃至座椅按摩的后加装,在后装市场也能做到,但是涉及到电路改造,会担心丢质保,要提升只能靠官方来“硬件OTA”。现实的体验实践,使得笔者对小鹏这种有温度的做法十分推崇。
到25款X9为止,小鹏已经焕新了G6、G9,加上去年下半年大获成功的mona m03、小鹏P7+,可以说浴火重生的小鹏,在产品力、配置取舍上十分稳健,定价上也没有出错。接下来还有25款P7焕新,已知消息这将是一次大改款。无论是从小鹏车主角度,还是从其他品牌的车主、准用户角度,小鹏的持续成功都是一件好事,哪怕自己不买小鹏,也能给其他品牌上上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