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流浪地球3》在青岛正式开机。
导演郭帆,主演吴京、沈腾等参加了开机仪式。
此前,《球3》宣布定档2027年的大年初一。
这也意味着,从正式开机到上映,电影进入662天倒计时。
“顶流”加盟,败笔还是神来之笔?
沈腾,可能是《球3》演员表中最大的变化。
不少人在看到这个名字时,都会在心里默默打个问号:沈腾?跟这种硬科幻搭吗?
不怪有人会有这样的顾虑。
作为当今中国喜剧电影,甚至是华语喜剧的“顶流”,沈腾确实自带一种让人看一眼就忍不住笑的气质。
表面上看,确实与流浪地球这种硬核科幻格格不入。
更何况此前他的《独行月球》口碑确实有点难评,被批“科幻沦为背景板”。
不过,这次的情况可能会不一样。
此前郭帆的流浪地球系列就打破了诸多成见和固有印象,不见得这次就会例外。
在《流浪地球》中,演了一辈子喜剧的吴孟达留下了全片最精湛的表演之一。
在《流浪地球2》中,曾经的白展堂贡献了经典的“50岁以上的,出列!”。
而沈腾加盟《球3》到底是败笔还是神来之笔,就要看郭帆的功力和沈腾的演技了。
若沈腾的戏份只是强行搞笑,那对这种硬核科幻来说确实是场灾难。
不过以郭帆对作品的把控来说,这种可能性极低。
而沈腾的转型“野心”也不容小觑。
他在《逆鳞》中尝试黑帮片,虽票房失利但表演仍获认可。在《满江红》中表现出的“悬疑底色下的喜剧反差”,更证明了他驾驭复杂角色的能力。
可能再次遭遇“宿敌”《满江红》
说到《满江红》,按计划《满江红2》也将于今年下半年开机。据推测,很可能也会在2027年春节档上映。
也就是说,《球3》很有可能会再次遭遇这个“老对手”。
2023年春节档,《球2》虽斩获21.64亿元票房,但却惜败于26.06亿元的《满江红》。
明明有着更好的口碑,却眼睁睁看着票房冠军被《满江红》收入囊中,相信不少“球迷”是不服气的。
抛开当时排片上的争议不论,《满江红》当年能击败《球2》,悬疑底色下的喜剧元素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春节档这种充满合家欢气质的特殊档期,喜剧元素是斩获票房佳绩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2023年春节档前三名《满江红》《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第一和第三名都有浓郁的喜剧元素。
2024年春节档前三名《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三部电影都有不少喜剧元素。
2025年春节档前三名《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2》,前两名都有明显的喜剧元素。
而这9部电影中,沈腾就出演了2部,占比近1/5。
截至2025年3月,沈腾的个人总票房已经高达370.16亿元,妥妥的票房保障。
所以,沈腾这次加盟《球3》,无疑是郭帆为票房保了一手。
保一手,郭帆打出“700亿票房组合”流量王炸
郭帆不得不保这一手,毕竟只有先保证能“活”下来,才能谈得上更多的追求。
当初《球2》上映后,有坊间消息称,由于票房没有达到预期,资本市场对国产大片的投资开始放缓,甚至动摇了继续投资《球3》的信心。
根据此前的报道,《球3》一路走来经历了预算翻倍、上下部连拍、9次推翻剧本等困难,而郭帆则试图在科技伦理、叙事结构上实现突破。
无论是影片本身还是导演本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钱从哪里来?总不能让郭帆再去四处“化缘”,让吴京再来一次“带资进组”吧?
所以要给资本市场信心,而沈腾就是那颗“定心丸”。
沈腾加盟后,他和吴京这对“700亿票房组合”就是打给资本市场看的“流量王炸”,直接拉升了《球3》的商业估值,也拓宽了郭帆的创作空间。
现在来看,郭帆选择沈腾,就是要用喜剧元素去中和硬核科幻的高冷,用票房号召力去顶住资本市场的压力。
可以说,郭帆是在进行一场“实验”。
若成功,《球3》或许就将开辟出中国科幻的“第三条路”:
既非单纯地模仿好莱坞,也非无底线地跪舔流量,而是在严肃与娱乐、艺术与商业之间找到一个动态平衡。
2027年春节档,不知道“小破球”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