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主说:一本书读懂奢侈品行业
最近,我结束了繁忙的瑞士表展之旅,在一周的时间里,每天沉浸在腕表的海洋之中,感受时计之美,对每一个爱表之人来说,都是一件快乐的事。
旅程的间隙,我也选择了一本与时间有关的书,来陪伴在我身边。这本书就是斯沃琪集团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宝珀中国区副总裁廖信嘉先生的新书——《在时间中修行》。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
奢侈品和普通商品究竟有什么不同?奢侈品的价值到底再哪里?奢侈品凭什么溢价这么高?为什么奢侈品行业格外“抗周期”?人们常说的“品牌力”到底是什么?作为奢侈品从业者究竟需要怎样的素质?什么才是真正的“做大做强”?……
作为一个生活方式自媒体的创作者,创业12年来,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奢侈品以及与之相关从业者打交道,而这些问题我也始终都在寻找答案。阅读《在时间中修行》的过程,也是一次次被点悟的过程。
本书的作者廖信嘉,有几重不同的身份。他是一位亲历者,见证了中国奢侈品市场25年的崛起与变迁,从初具规模到爆发式增长再到回归理性。
从宝珀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名员工兼销售代表,到宝珀中国区副总裁,再到成为斯沃琪集团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在奢侈品牌经营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实战经验。
一如书中所写:“不仅参与了品牌的战略制定,也具体执行了销售、培训、网络建立、市场推广、品牌直营店的拓展和运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亲身参与了每一个关键节点”。这本书记录的,也是一段顶级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开疆拓土的历史。
更为难得的是,作者还把自身25年的奢侈品从业经验,以高度精炼的文字、形成一套“从实践中来”的法则,涵盖奢侈品行业人才、跨国公司生存、奢侈品传播、奢侈品渠道建设、奢侈品的长期主义、奢侈品牌黏性等方方面面。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形容,就是:干中学、学中干。
这使得《在时间中修行》成为一本“奢侈品行业教科书”与“实战指导手册”。市面上惯常所见的奢侈品类与商业管理类书籍中,擅长理论的专家往往缺少实战经验,而有一手经验的作者又往往缺少理论总结。因此,《在时间中修行》无疑填补了奢侈品市场书籍的一大空白,作者也走出了一条无人走过的路。
《在时间中修行》最打动我的地方,还是作者的真诚。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龙王逆袭”的开挂剧情,反而让我想起曾国藩的名句“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和廖信嘉先生探访宝珀大复杂工坊
在书中,作者极为坦诚地描述了自己刚进入奢侈品行业时的迷茫、在一个多数人尚不知高级制表为何物的时代开拓渠道遭遇的困难,种种的心理状态,更向我们揭示了:奢侈品业光鲜的背后,究竟要付出什么?
这一点真的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能在一本写奢侈品的书籍里,看到如此直截了当、毫无隐晦的披露。我相信,真诚永远源自自信、源自强者的底气。
阅读这本书,我推荐从最后的《写给奢侈品行业新人的一封信》读起,这封信不仅是写给新人的,每一个与奢侈品相关的人,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思考。
我也推荐团队管理者和创业者读这本书,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位前辈,将他在一线25年摸爬滚打的实战经验,倾心相授。
廖信嘉先生在书中提出一个观点:奢侈品牌建设,就是对于“品牌力”的建设。“做大做强”,不应该只涉及产品产量的提升和企业规模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品牌力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那么今天,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心得,聊聊我从书中感悟到的,打造品牌力背后最重要的“三个力”。
01
穿越周期的产品力
坚守与创新缺一不可
在当下这个时代,“长期主义”这个词非常流行,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时,每个品牌乃至每个人,都希望能获得穿越周期的力量。而在作者看来:奢侈品行业与新兴行业相比,“胜在具备更强的抗周期性”。
在《奢侈品的长期主义法则》一文中,作者提出:“长期坚持极高的产品品质,是品牌在无论遇到销售波峰还是销售低谷时,都必须坚守的底线”,对此我也是深感认同。
例如宝珀在坊间就有“天地良心珀”的说法,书中也追溯了这一称呼的由来。一位表友发现,宝珀即便是最普通的机芯,每个零件都达到了打磨的最高标准。发在论坛之后,网友自发创造了这一称呼。
这也印证了书中的观点“绝大多数高级奢侈品牌的成功,依赖于在消费者心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和形象”,而这也是奢侈品不同于普通商品的地方。
这些年,我对话过很多顶级奢侈品的高管,如何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把品牌带入新时代,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廖信嘉先生给出的回答是: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打造明星产品”,“创新的宗旨在于给消费者带来新的具有价值的功能”,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
例如书中讲到的五十噚的诞生与焕新,就源自宝珀两代领导者费希特和海耶克对潜水相同的热爱,并且切身了解专业潜水员的需求,一个奠定了现代潜水表的标准,一个从实际出发引入创新功能,正所谓:唯有真实了解,方能激发激情。
奢侈品不仅要有“硬实力”,“软实力”也同样重要。正如作者所说:“品牌的力量不仅源自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更源自品牌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传统”。
《在时间中修行》中,作者写了许许多多在宝珀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大萧条的危机,制表界第一位女性CEO费希特女士如何调整策略,力挽狂澜;看到在石英危机最严重的时刻,宝珀如何从一枚全历月相开始,吹响机械表复兴的号角…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宝珀总裁兼CEO海耶克。在作者笔下,他不是高高在上的老板,而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喜欢赛车、潜水、美食,说“我的每一个爱好都是为宝珀而生”;有时候有点孩子气,看到办公楼里的塑料圣诞树,会去抗议它为什么不是真的;他还是一个既有坚持又格外真诚的人,面对降低品质提升产量的要求,会毫不伪饰地说“宝珀不会有第二档次的产品,也永远不会有”。
就像作者说的:“一个品牌的核心在于其背后的人——创立者奠定了品牌的形象,一代代的经营者塑造者品牌的精神和气质”。
02
与时俱进的传播力
让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纵观钟表史,我们会发现,很多超过一两百年的品牌,在创立初期就会搭建一个技术营销两手抓架构,会做表和会卖表同样重要,今天依旧如此。
《在时间中修行》让我非常惊喜的一点,就是作者既能“务虚”也能“务实”,用一个又一个案例,去为读者剖析一个历史悠久的西方品牌,究竟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毫不讳言渠道和传播在品牌成长中的重要性。
作者讲得能有多细?你甚至能读到一家店铺如何选址、如何争取最优的位置、如何平衡店铺的区域分布、如何打造橱窗和产品陈列、经销商店铺和品牌直营店有什么不同、旗舰店应该如何打造……读完之后再去逛店,都会不自觉地以另一种眼光去审视,对于从业者而言,更是极富参考意义。
至于品牌传播,因为涉及到我的专业领域,读起来就更加有代入感了,也唤起了我的很多回忆。
我很认同作者在书中写到的一句话:“在传播内容和方式上,宝珀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多次成为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作为亲历者,我可以说宝珀是最早一批重视公众号等自媒体影响力的腕表品牌,早在近十年前,商务范和宝珀就共同策划了“征集粉丝探访瑞士工厂”、“宝珀新天地旗舰店探店”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在当时也是非常超前。持续产出的优质内容,也帮助宝珀连接到了更多精准的人群,并且提升在更广大人群中的知名度。
2017年带范友去瑞士,在苏黎世宝珀店铺前留影
这也印证了作者所说:一个品牌的建设者,需要对变化多多、升级换代迅速的媒体渠道保持敏感。不断关注变化,不断学习,不断调整步伐,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在更大的层面上,宝珀也在不断和更广阔的领域产生关联,从文学到美食,不断“破圈”,既符合品牌调性,又有足够的传播度。
在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颁奖现场,听作者与梁文道、陈晓卿探讨文学、美食与腕表
特别值得一提,是宝珀和中国建立的深厚关联。例如通过创新的中华年历表,致敬中国文化和历史,前后耗时7年,也让人看到诚意。
以及宝珀的“一分钟同轴卡罗素”成为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第一只被纳入典藏的当代腕表、宝珀五十噚“无辐射”古董表亮相《我和我的祖国》,都引发了广泛的传播,也为品牌树立了正面的形象。
而这些惊艳的传播事件,作者都是参与者与策划者。而这些事件的起源,几乎都是源自不经意的“闲聊”,突然的灵光一现。
作者在《奢侈品牌传播法则》中写到:为什么能够有源源不断的创意?如果我们平时关心、专注、在意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就能随时勾起有用的信息,找到热点与品牌精神的结合点。
怀揣“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之心,能够发现热点、利用热点、制造热点并使之惊艳,是优秀的品牌领导者和优秀的市场公关团队应有的素质。
03
细致入微的领导力
奢侈品管理的关键是人
奢侈品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作者总结了四大价值:“奢侈品提供的是实用价值、工艺价值、情绪价值和服务价值的总和”,而要实现后两者,人是至关重要的要素。
在书中,他非常直接地指出:“奢侈品零售的特点,就是每天要在严格的运营标准下重复的劳动,面对形形色色、性格迥异的消费者,同时要背负每天、每个月的销售压力,对于耐性和承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而作为管理者,“已经远不只是简单的卖出、买入、库存、订货等流程,还需要掌握全面的零售运营管理知识,尤其是店铺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这也是这本书的风格,所有的知识都是:简单、直接、真实、有效。
而在具体执行层面,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廖信嘉先生的“实战家”特质。以宝珀首家品牌零售店开业为例,他会亲自参与装修、陈列、招聘、培训、团队建设和管理每一个环节,还会时常亲临一线了解运营的详细情况、客人对品牌的看法。在前6家直营店的筹备中,甚至会亲自面试每一个员工。
他非常重视奢侈品零售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销售顾问对品牌的认知浮于表面,就根本无法让消费者对品牌价值产生认同,因此学习能力是必须的;如果不能通过沟通和顾客产生情感连接,情绪价值也无从谈起,“高情商”也已然成为奢侈品从业者的必素质。
作为一个“体验派”,作者对于“奢侈品服务”有着深刻的理解。书中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情节,讲的是他在一家奢侈品门店购物收获的优质体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合格的奢侈品销售应该具备的素养。
对于服务价值的追求,更体现在旗舰店运营的“颗粒度”上,甚至精细到送茶时茶杯手柄的朝向、不同季节茶水的温度、茶点和纸巾的位置、讲解腕表的指示棒应该怎么用等等。看似细枝末节,实际上全部关乎客户的体验。
而读这本书,我的一大收获,是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作者认为“领导能力”是“能够带领团队完成目标,并激励团队成员不断进步的能力”,而价值观、目标、分配资源、调整策略、全方位沟通、掌握知识和创新精神,是品牌决策者应具备的能力。
而在组建团队和用人上,要擅长构建目标一致的团队、重视品德胜过能力、看重责任心忠诚度和学习能力、及时替换不合适的人、提供改进空间、重视战略上的勤奋、带领团队成长、提出新的课题……
我非常喜欢作者写下的一句话:当我顺风奔跑的时候,我一定会拼尽全力。因为只有这样,在风停的那一天,惯性才能让我持续前进。
说起来,我和廖信嘉先生相识也有快10年的时间了。当年在上海新天地旗舰店,他为我讲解宝珀腕表的那个下午,让我和腕表结下了解不开的缘分。
在他身上,我总能源源不断地找到值得学习的地方。我最为敬佩的,还是他蓬勃的生命力、与开拓进取的勇气与魄力。他的故事,总让我想起最喜欢的一首梭罗的诗: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把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不得不说,《在时间中修行》的书名起得太好,运营好一个奢侈品品牌是在“时间中修行”,去用心做好这份事业也是“在时间中修行”。
作者在书的最后写到:专注于做好眼前的事,很多事情的发展反而会变得顺理成章。而这也是我正在努力的。
目前本书已在各平台发售,扫码即可购书。我相信,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都会收获自己修行路上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