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于福州二环内的河南新村、环南新村等地块拆迁工作进展顺利,拆迁办门口排起长队,大多数居民都赶着封房签协议。如此和谐的场景就让一些谣言不攻自破,近两年每逢拆迁总有一些流言蜚语,说补偿标准偏低,拆迁还要赔钱。但无论嘴上怎么说,身体都很诚实。
在4月8日文章里我已给大家做了展示,如今这些老房子无人问津,平时二手房挂出去单价一万也没人买,临近拆迁突然加价三千反而有人要。这事情看起来匪夷所思,不熟悉楼市的人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市场行情会变成这个样子。实际上要搞懂这个问题,需明白其中蕴含的核心要义,即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房屋价值?
前几年我已多次专文写到衡量房屋价值的标准,考虑到有人或许忘了,有人或许没读,今天借着拆迁这事再进行一次全面阐释。首先提出主要问题:我们平时去买普通住宅,该如何评估这套房子能值多少钱?答案非常明确,决定房屋价值最重要的是两大要素,一个是地段价值,一个是居住价值。
其中地段价值很好理解,这地方位置好不好,在市中心还是郊区?所处地段直接决定了交通是否便捷,公共配套是否完善,在这儿生活是否方便。至于居住价值则包含了房屋建筑本身的方方面面,这房子大不大、新不新?户型、朝向、楼层、通风、采光好不好?电梯多还是少?总的来说,就是住在里面舒不舒适。
至于其他外部因素,物业公司名头响不响亮,划片学校名字好不好听,小区大门好不好看,楼盘名字是土是洋,地下车库是水泥是环氧等等。这些都属于次要因素,并不会给你的生活居住带来多少影响。你固然可以多花钱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也要明白这笔钱本可以不掏。
之所以今年会出现二手房降价没人要,快拆迁涨价反而能卖掉的怪现象,正是因为这些老旧小区的房屋价值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兑现。在房价猛涨,楼市火爆,购房人头脑发热的年代,即使旧房售价也高,有巨大的成交量为保障,兑现价值并不困难。
等到楼市凉透价量齐跌,当年不惜代价买房的人都被死死套在山顶上,剩下的头脑冷静下来,就会发现上述两项要素缺一不可,而老旧小区则缺了一半,那就是居住价值实在太差,除了地段就只有地段。
然而你家地段固然好,人家地段也不差,随着福州城市快速发展,那些新开发的城区不仅房子很新,配套和环境也又新又好,医院学校公园文化场馆地铁站,老城什么都有,新城同样不缺。
归根到底,地段可以随着城市发展而变好,居住属性却只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变糟。有些人或有意或无心,遗忘了很重要的一点:房子是会折旧的。平时稍微有看新闻都该知道,老旧小区麻烦事有多少。与2018年楼市最后的顶点相比,时光又过去了七年。在此期间台风地震时有发生,老旧小区更加破败,居住价值越来越低,直接导致地段价值无法兑现。
倘若不是遇上拆迁,这些老房的地段价值只能停在嘴边。正如4月8日文中写到:环南新村区位补偿价高达12864元/㎡。看到“高达”两个字,有人感到难以理解,在他们脑海里还认为那地方处在二环内位置很中心,这么好的地段才赔这么一点,你竟然还嫌补偿单价高?
现实中总归是明白人多,所以我们才看到多数业主秩序井然排着长队签协议,人家知道干干脆脆早点搬迁可以获得更多奖励。只有极少数人抱怨来抱怨去,试图把“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的好事说成是自己吃了亏,其实无非是想多要一点补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