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虹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文明办携手江湾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江湾镇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联合举办2025年度“行·文化三地”系列活动第三期。本次活动以“底蕴江湾、文明创想”为主题,吸引20组亲子家庭、文化爱好者参与,通过“行走宣讲+手作体验”的创新形式,串联现代艺术、红色历史与科技创新。


行走首站选在虹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站——四叶草影像公馆(虹口店)。这座由老厂房改造的艺术空间,以“影像+公益”为特色,通过摄影展陈呈现江湾的百年变迁,让参与者感受海派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馆方多年来为虹口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等个人和集体提供拍摄服务和礼遇项目,以行动践行公益和文明理念。


第二站抵达1876园区(原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园区内保留的铁路轨道、蒸汽机车头等历史符号,与入驻的创意设计工作室形成鲜明对比。宣讲员结合实物展陈,讲述从吴淞铁路到新时代“科创走廊”的转型故事,突出“窄轨变标准轨”的技术革新对区域经济的深远影响。亲子家庭在“铁轨涂鸦”互动中,用彩笔描绘心中的“未来交通图景”,以童趣视角诠释科技与人文的共生。


在淞沪铁路遗址公园,参与者通过人物雕塑、站台重现等,重温1932年淞沪会战中铁路作为“抗战生命线”的壮烈篇章。宣讲员以“铁轨上的家国情怀”为主题,结合江湾镇史料,阐释铁路遗产承载的民族精神与城市韧性。

行走终点站住安产业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站,展现了江湾镇从“工业锈带”向“科创秀带”的跨越。产业中心入驻企业众多,包含金融科技、新能源研发、技术咨询、数字媒体等诸多领域,呈现虹口在新能源、数字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


活动中,亲子家庭还参加了“匠心传承”DIY手串制作。指导老师以珠串文化发展史为脉络,系统讲解从古代玉器佩饰礼仪到近代上海“百业手串”的民俗演变。在非遗技艺教学环节,专业老师现场演示传统绕线、串珠等技法,带领亲子家庭亲手制作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品。“这类活动让孩子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城市发展脉络,非遗手工更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技艺的温度。既是一次亲子互动,更是一场生动的文化启蒙课。” 学生家长表示。

本次活动创新融合工匠精神培育,既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又让孩子们了解了城市的蝶变与科技的发展,以实践形式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孩子们在触摸历史文脉中厚植文化自信,打造“文明实践+”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有益探索。未来,虹口区将继续以“文化三地”资源为核心,拓展特色主题,深化全域大思政育人格局,助力青少年成长为有文化自信、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

记者:曲姗姗

图片:区文明办

编辑:曲姗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