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宠旅游的“伪自由”。

近日,高铁宠物托运试点服务在京沪高铁部分列车上线。

作为一只小柴的主人,这项政策让我和无数养宠人,感到一瞬间的狂喜。


终于,狗狗也可以坐上高铁去看广阔的世界了!

但那份激动很快冷却。回过神来才发现,问题远不止“能不能上车”,而是“下车之后能去哪儿?”

景区不让进,出租车拒载,大多数酒店不让住,面对这层层障碍,宠物高铁出行像是打通了一扇门,但门后仍是满地荆棘。

宠物旅游的链路还远远未被打通。

目的地不欢迎它,

下一站能去哪儿?

2024年,全国城市宠物猫、狗数量分别达到7153万只和5258万只。《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指出,有28.3%的宠物主在携宠出行中遇到困难,80后宠物主遇到困扰的比例更是高达31.5%。

我本人就因为被出租车拒载、酒店拒住、景区拒入的“三重打击”,开始潜意识里不再考虑带狗旅行。

“宠物游”不是新鲜事,早在疫情前就有不少养宠家庭尝试带宠物自驾出行。但一场疫情加上城市化节奏加快,人们更渴望更便利的出行方式。铁路系统终于迈出第一步。

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去年5月就在12306小程序上线宠物运输问卷调查,广泛征求旅客意见。这项民意基础上的改革,最终在2025年春天落地。

宠物和乘客分开托运,专人看护、独立存放,防止气味、噪音干扰他人,兼顾了宠物主与非宠物主之间的权益平衡。

但观察发现,高铁放行宠物之后的“目的地场景”,并未同步跟进。

景区不让进、酒店不让住,

最后一公里卡住了

宠物友好,住宿和景区是两大关键瓶颈。

但目前绝大部分酒店和景区依然谢绝宠物入内。

在开元旅业集团酒店业务部总裁金杭甬看来,问题也不仅在酒店和景区本身,而是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宠物友好”的共识与体系。

他指出:“出行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交通、酒店、餐饮、商场、景点……任何一个环节不接纳宠物,旅程就断了。”

景区方面,新绎只有红楼梦(廊坊)文化运营有限公司渠道及大客户总监关宇佳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考虑到管理和安全,景区对宠物进园依然十分谨慎。现在还没有达到全民适用的共识。”

说白了,社会对宠物的接纳还处在一个“撕裂”状态:宠物主把它当家人,非宠物主可能当它是麻烦,甚至是威胁。

宠物主与非宠物主之间的信任被不断消耗,公共场所的管理者也变得更加保守与谨慎。久而久之,形成了现在的局面:高铁可以带,酒店不让住,景区不让进,宠物旅行似乎总也走不到终点。

不过,问题不是无解的,这个细分市场未来也必将继续壮大。

金杭甬表示,“去年开元接待的携宠旅客大约只有几千个间夜,比例小到无法统计。但未来这一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大。”

他进一步指出,宠物友好酒店并不仅仅是允许宠物入住,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空间和设施,以便宠物能与主人共同享受旅行。比如,酒店需要有适合宠物活动的草坪、散步区域,宠物主与其他非宠物游客之间的关系管理等,这些都是“宠物友好”酒店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景区方面,关宇佳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限定区域,或者限定日期,做成宠物专属。日本的吸烟区 就是这么做的。把特定场地和人群做个区分,反而大众更好接受。”

他还进一步指出,“景区要找真正养过宠物的内部工作人员+外部市场调研。看看宠物人群和非宠物人群 对于自己景区对外开放宠物入园的需求、担忧和建议。只要满足更大部分人的利益,然后对其他人群没啥影响,景区就能推广。”

宠物友好,与国外仍有差距

与国内的宠物出行现状相比,许多国外旅游地对宠物的接纳程度要高得多。

比如,日本的“宠物专属区域”设立,允许游客在特定的时间和区域与宠物共同体验景区。而欧美一些城市的旅游景点,早就出台了宠物友好政策,甚至为宠物提供专门的活动区域和配套服务。

对比之下,国内的宠物友好设施和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景区和酒店的管理仍停留在传统观念中,未能充分考虑宠物和主人的出行需求。

中国在高铁、航班、公交等交通工具上的政策刚刚起步。去年多家航司开放了宠物进客舱服务,甚至有专门宠物座位,但价格高、航线少。

景区方面,绝大多数仍是“一刀切”禁止进入,反而是一些新兴小众景点和民宿更愿意尝试差异化服务。

这也是中国当前宠物出行困境的症结所在:我们总以为“开放一个功能”就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需要的是一整套支持系统,从交通、住宿到景区、餐饮,都要重新设计和思考。

“早些年,宠物坐火车只能当货物走,跟包裹一起关在行李车厢。”一位养宠多年的老网友回忆。

2023年,铁路首次发起关于“宠物能否上高铁”的舆论测试,12306小程序上线调研问卷,引发热议;2024年,全国首批宠物进客舱航班起飞;2025年,京沪高铁推出试点托运,主打“人宠分离、全程监控”。

一步步走来,我们看得见努力。但问题也清晰:进展不够快,范围不够广,链路不够通。

目前高铁宠物托运仅限10趟车次、5座城市间试点,宠物主最密集的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覆盖了,但大部分城市还没机会。

高铁的门开了,酒店、景区的门是否也能随后敞开?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命题,更是一个社会命题。就像金杭甬所说的:“就像当年改革开放初期,外国人能不能进来都是个问题,但现在我们早已对入境游客习以为常。”

作为宠物主,笔者至今没有带自己的狗狗走出城市。不是不想,是太难。但我希望,某年某月某日,我和它能真正拥有一场无障碍的旅行。那时,这场变革才算真正开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