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校外艺术教育陶艺中心教研组的四十余位中小学教师来到外冈镇马门村,围绕“都市乡村美育行动的实践与探索”展开了一场沉浸式的研修活动。从参观驻村艺术家工作室,到聆听村书记讲述马门村的变化与发展,再到亲身体验乐烧创作,在展现马门村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多元路径的同时,也给来自全市各区的陶艺教师们提供了教学的新灵感。

“虽然我们叫马门陶艺村,但可不只有陶艺,还有木工、玻璃、植物染、生态农场等,现在这里已经入驻了二十余个艺术家工作室……”马门陶艺共享创作中心创始人高艺峰带领着教研组老师们一边漫步村中,欣赏着精心打造的田园艺术景观,一边介绍着一个个在原有民居基础上改造而成的驻村艺术家工作室。教师们也在驻村艺术家们的邀请下,走进工作室,近距离感受和欣赏他们在村中的日常创作空间和作品。

来自上海市七宝中学的艾朗华是第一次来到马门村,马门村将艺术创作空间与村落原有肌理有机融合的“改造”方式让她印象深刻,“艺术家们在这里创作的作品既有乡村的质朴气息,又融入了都市的审美趣味,这种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正是我们在美育课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的。”


“我们做的不是让乡村变成城市,而是让乡村更好地成为乡村,”在马门陶艺共享创作中心,马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曹磊结合自己的艺术教育经历分享了马门村如何用艺术的方式进行乡村振兴工作,“马门村的改造不是对乡村的‘装修’,而是用艺术语言重新诠释乡村记忆,让文化艺术成为马门村的内生动力之一。”

高艺峰介绍了村民、游客在马门村进行的陶艺创作和体验活动,从和村民们一同创作、开办的陶艺展,到不久前“汽车文化节”孩子们制作的天马行空的汽车主题陶艺作品,再到平时慕名而来进行陶艺体验的游客……他认为,“美育不应该是单向的知识传递,更应该成为城乡互动、文化共生的桥梁。”


在乐烧体验环节,当教师们围在炉边旁,看着自己制作的陶坯在火焰中蜕变时,艺术与乡土、教育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今天的活动不仅是一次专业研修,更是一次教育视野的拓展。马门村在面向社会的艺术体验活动和探索让我们看到了美育的更多可能性,它不仅发生在教室里,而且可以成为激活乡村的文化密码,”市校外艺术教育陶艺中心教研组业务组长高翔表示,“我们计划未来组织都市学子来这里参加陶艺体验活动,让他们真正走出教室,走进乡村,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陶瓷艺术和乡村文化的美。”

曹磊说,马门村一直致力于探索创新的发展模式,而此次研修活动正是马门村乡村振兴路径的一种生动展现,“希望通过这样跨界合作,让美育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起来,也让更多人能真切地触摸、感受到美育所蕴含的能量,进而激发他们对乡村的关注与热爱,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