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群山间,文山市司法局柳井司法所办公室里总能看到王碧曦伏案工作的身影。这名曾深耕自然资源领域十余年的“跨界”司法所长,用7个月时间完成了从“司法小白”到“行家里手”的蜕变,在基层法治建设沃土上书写着新时代司法行政人的答卷。

  2023年12月,王碧曦第一次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面对全然陌生的法律术语,她坦言“像在解读天书”。作为转岗干部,她没有退缩,把办公室变成“第二课堂”,手机里存着各种法律的检索记录,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调解话术。在田间地头调解时,她总是用“苞谷地里的法言法语”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

  2024年春节前的一起婚恋纠纷调解,成为检验这名新所长的“大考”。当事人陶大哥与妻子罗大姐于2013年登记结婚,并育有一子。因生活琐事,罗大姐认为二人感情破裂,不愿再与陶大哥共同生活。双方就离婚事宜多次发生争吵,罗大姐离家务工。

  王碧曦多次邀请双方就离婚事宜进行调解,陶大哥均不愿参加;她又采取“背对背”调解模式,分别做双方思想工作。经多次沟通,王碧曦发现陶大哥有轻生倾向。她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陶大哥的角度看待这段婚姻关系,并结合生活中的感悟,与陶大哥交流,根据其个性提出建议,让他转变观念、解开心结。最终,二人协商一致,解除了婚姻关系。

  社区矫正工作中,王碧曦采取精准评估、分类管理、依法矫正、教育帮扶、社会参与“阳光矫正五步法”分类施策、精准矫正,为每名社区矫正对象量身打造“一人一档”矫正方案。

  作为基层法治建设的“播种者”,王碧曦将普法宣传融入乡土生活,深入田间地头讲解法律法规,切实做到在“矛盾纠纷调处中普法、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中普法、在重点区域整治中普法”。

  从自然资源守护者到法治建设耕耘者,王碧曦用脚步丈量着基层法治的“最后一公里”。在她看来,司法行政工作就像山间溪流,既要遵循法治河道奔腾向前,也要滋润沿途每一寸土地。“让冰冷的法条有温度,让正义的实现有速度,这就是新时代司法行政人的使命。”

  记者 朱光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