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在赤沙校区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学校正式迎来“一校三区”联动发展新阶段。三校区各自如何定位?能为学生带来哪些利好?在中职教育深化综合改革的背景下,作为广州中职的“龙头”,该校还将有哪些全新探索?学校党委书记王勇接受笔者专访,逐一进行揭秘。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赤沙校区揭牌

全方位优化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条件

近年来,广州着力提升中职办学条件,其中一大举措即为不断优化办学空间。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在原有石溪、前进校区基础上,再添赤沙校区,开启了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学校作为为地方经济发展储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旅游商贸类学校,‘一校三区’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不仅代表着学校在办学空间上的拓展延伸,更意味着各校区办学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和精准。”王勇表示,这一布局旨在更好地履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全方位优化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条件,提供更加优越的技能实训条件,为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建设技能型社会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据了解,石溪校区将聚焦大旅游类专业,依托国家级实训基地等资源和成熟配套设施,充分发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群、中餐烹饪专业群高水平建设成果,继续加强“五金”建设,做好“三服务”,为办好“少而精”的中职教育夯牢基石。

赤沙校区以财经商贸类专业核心,重点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专业集群,建设理实一体化智慧课室和智能化实训室等前沿设施,建成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

前进校区将转型为“对外开展社会培训一体化基地”,围绕“粤菜师傅”工程,面向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企业员工等群体,开展定制化技能培训,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加油站”。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石溪校区鸟瞰

打造大湾区职教国际化办学标杆

2025年,广州的中职教育将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学校在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有哪些亮点?

“大思政”加四方协同,立德树人五育更优。获评国家级中小学研学基地、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省优秀劳动教育基地、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市校家社协同育人示范校。国家规划德育课题1项(近十年全市唯一)、国家级美育课题2项,获省级以上体育项目奖97项、文明风采竞赛奖138项。

“2+N”专业群联动发力,服务湾区支撑更稳。深化学校“校店合一、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三教改革”深化内涵建设、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实施专业评级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专业群的集聚效应、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现已建成全国示范专业1个、全国产教融合专业1个、省重点专业5个、省双精准专业3个。

19个招生专业对接8条市重点产业链,与广州重点产业链对接率达100%。省市级在线精品课程31门,省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示范性基地1个、培训基地等各类省级基地共15个;获全国优秀教材奖2项(全省唯一),入选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10本;获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获市中职学校“强内涵、创优质”办学质量评价第一名。

“五全四维”打造“双师”,立校兴教基础更牢。学校是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中国烹饪大师18人、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省督学1人、省特支教学计划名师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级名师13人,省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连续2年获国家一等奖,获全国优秀教材奖2个,“十四五”国规教材10本;参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近十年全市唯一),有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计算机软著27项。指导学生参加世校赛获三金一银、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近500项。

“五业协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更深。以国家教学成果“三平台三基地”为基础建设示范性职教集团,夯实校企合作基础,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五业联动、协同发展、共同育人”的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建设共同体12个。创新建设产业学院,建成全国产教融合专业1个、省双精准校企共建专业3个。校企共研共制国际标准2个、全国标准9个;校企联合科研项目省级以上13个;共建省级基地5个、校外实践基地创新基地164个,新编教材28本,开发1+X证书国家标准2个。为企业培训超5500人次。教师在省市级以上行业组织中担任要职61个。

“1+N”终身服务升级,社会责任履行更实。建成全国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省唯一)、省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全省唯二)、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等15个基地。为89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企业解决关键技术超过911项;联合企业研发产品7种,年销量超100万元;对口帮扶西部10校;4年免费培训农村学生近2千人次;1+X技能等级鉴定近2800人次;创新创业培训800余人,发放创业补贴89人,共26.7万元,境外交流培训700余人次。


学生参加第四届“穗港澳台四地技能节”活动

“数智化”校园再提速,增效赋能路径更新。学校是广州市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支撑学校;建成省级虚拟仿真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建成省市级在线精品课程31门、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9个,校级在线课程上线率达100%。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近2000人次,参加信息化教学比赛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28项;师生获信息化类竞赛省级以上奖160余项。

“中华文化+职业技能”,对外合作内涵更广。学校与法国、德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29所院校合作。派出教师赴海外交流超过300人次,考取国际证书80余人。获评“广州市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建成海外工作站4个。打造博古斯世界烹饪大赛基地(全国唯一),省级海外交流基地1个(全省唯一),世界技能大赛基地2个。拥有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点3个(全国唯一),输出国际标准3个,出版国际化教材5本进入葡语系国家国民教育体系,学生在境外升本科43人。王勇说:“我们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标杆,为推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和服务‘职教出海’战略贡献旅商力量。”


广州旅商代表队以金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出征世校赛排位赛

学生考入本科人数名列广州中职前茅

因应社会提升学历层次的呼声,服务区域产业升级转型对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中职教育办学定位已由“就业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

王勇表示,学校始终秉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致力于为更多不同需要、不同禀赋的广州旅商学子搭建通往更高层次教育的桥梁。

据悉,学校已开设艺术特色班、冲本创新班等特色班级。近几年,学生在中职升本科方面成绩亮眼,考入本科人数累计已超百人,名列广州中职学校前茅。此外,学生还能通过“3+证书”考试、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等形式入读本科院校、高职院校。

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推进“3+4”中本贯通,与韩山师范学院初步拟定“3+4”中本贯通7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这一创新举措将实现中职与本科教育的无缝对接,为中职升本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王勇说。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打造的“国内中职+国外本科”升学模式也成为学校国际化办学一大亮点。通过学分互认的方式,学生可入读国外院校并获得本科文凭,拥有在全球范围内追求更高学历和更好发展的机会。

来源:广报求学

编辑:谭欣华

初审:罗国钊

终审:李文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