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护航上学路 平安“警”相随
今年以来,曲靖市公安局聚焦校园周边治安、交通突出问题,常态化推行“公安护学岗”机制,联合教体部门、学校、家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通过“高峰勤务+常态守护”“动态巡防+定点执勤”模式,全力打造平安上学路。
高位推动“聚合力”
曲靖市委、市政府建立挂钩联系学校工作机制,由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分别挂钩联系1所学校作为示范引领,并把“护校安园”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报请市政府专项督导。
曲靖市公安局制定“校园安全防范十条措施”“学生防欺凌实施方案”等6部规范性文件,联动教体、市场管理等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全面夯实安全基础。
织密织牢“安全网”
曲靖市公安局在全市885所学校科学划分“核心区、缓冲区、等候区”,强制推行上、放学高峰学校门口及周边人车分流机制。马龙区结合辖区特点开通校园“直通车”,解决学生周末离校、返校交通安全问题。
同时,该局以十名局长、百名所长、千名民警参与的“十、百、千工程”为牵引,持续优化“护学岗”“高峰勤务”和“双快”警务机制,联动建立公安民警、学校保安员、教职员工、家长、社会志愿者等多位一体的护学岗2361个,特别是罗平有个别村委会孩子需乘船上学的实际,专门设立“水上护学岗”,护航水、陆路交通安全。
筑牢科技“防护墙”
该局在全省率先完成“一键式报警”可视对讲和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安装。在治安、交通复杂区域,布建“环校治安信息动态感知平台”,整合重点学校门口和周边视频监控、智慧感知系统,梯次布设半径为100米、200米、500米的“红、黄、蓝”三级预警防控圈,建设可疑人员、可疑车辆异常信息感知模型,及时精准采集比对、实时分析研判,视情指令学校保安员、社区民警和周边PTU处突单元,就近快速处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全力当好“宣传员”
该局坚持把法治、安全宣传教育贯穿始终,选派1526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公安民警和609名政法干部及律师分别担任法治副校长,组织3720名民警全覆盖深入学校、幼儿园讲安全教育课,“一校一警”全方位开展防欺凌、防安全事故、防电诈、防高坠、防溺水和防火灾等安全宣传教育。富源县公安局主动设立校园“悄悄话信箱”,为“口难开”“无处说”的学生提供一个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便捷通道。 本报记者 甘仕恩
(云南法制报)